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节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⑺骚人:指屈原,因其作《离骚》,故称其为“骚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可煞:表示疑问,犹可是,是否。情思:情义。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了一番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的画面。出自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⑻何事:为何,何故。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鸟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5、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写的是秋露打湿庭中桂花的景象。这句诗虽是写庭中的桂花,但让人自然地联想到月中的桂树。

6、这两句是说,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鸦鹊栖息在浓荫的树上,适应了皎月刺眼的惊扰,聒噪之声逐渐停息下来;夜色深沉,冷露悄然无声地打湿了桂花。但冷露岂止打湿了桂花?这桂花,既是眼前繁花怒放、浓香扑鼻、格外引人注目的秋桂,似觉冷露也沾湿了月中的桂树吧!意境很美,语言凝炼,无一“月”字,而月景毕现,联想丰富,耐人寻味。

7、《十五夜望月》

8、八月桂花香诗句经典:(一)桂花园里花盛开,临近荷塘却凄凉。繁英缤纷花满目,悠悠浮动有暗香。(二)残荷渐谢菊怀胎,谁领风骚八月开。(三)漳河里涨水漫百崖,百崖头上桂花开。(四)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五)清风轻拂传馨香,明月幽光润华章。

9、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树枝上安歇着鸦鹊。夜深了,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了一番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的画面。

11、“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12、(一)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香满随云散,人归趁月明。谁知小山意,惆怅遍江城。

13、暗淡轻黄体性柔⑵,情疏迹远只香留⑶。何须浅碧轻红色⑷,自是花中第一流⑸。

14、《十五夜望月》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庭院、树、鸦雀、桂花、明月,写出了景物的沉静、冰凉、冷清的特点,借此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

1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6、更多关于八月桂花香诗句经典:

17、(二)西楼月色几重霜,意付溪流尺素长。一树情思终不悔,独斟秋雨自含香。

18、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⑹。骚人可煞无情思⑺,何事当年不见收⑻。

19、⑸自是:自然是。

20、⑶疏:疏放。迹远:桂树多生长于深山中,故云。

21、⑷何须:犹何必,何用。

22、中亭榭白树栖鸦描写的是中秋节。

23、地白”两字由地面的洁白,反映出了月光的皎洁,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与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异曲同工。“树栖鸦”三字简洁、凝炼地写出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24、是中秋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5、⑹“画阑”句:化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画阑,即画栏,指饰有彩绘的栏杆。冠,居于首位。

26、十五夜望月是唐代王建作的,不是白居易作的,原文如下:

27、“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2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9、《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盛赞桂花,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风格独特,笔法巧妙,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颇得宋诗之风。

30、《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31、作品原文

32、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33、鹧鸪天⑴

34、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小令,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3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者:王建

36、词句注释

37、⑵暗淡轻黄:形容桂花的颜色是暗黄、淡黄、轻黄。体性柔:体质柔弱,性格和顺。体性,本指人的体貌与性情,这里指桂花。

38、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39、《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写出景物清冷、寂静、凄凉的特点。这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40、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夜已深了,秋露打湿庭中桂花.那幽幽的芳香仿佛是思念的一只手把我牵引.明月当空,难道只有我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又有谁不在对月感怀,神驰意远呢?只是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5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