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唢呐的句子
1、冷雨,听起来像那戚戚的黑白段子,让人愁,让人忧,让人伤神。可是,如果你细心聆听,那雨声是钢琴的滴滴答答,是二胡的轻轻自白。
2、队员们身着色彩各异的绸装,排着整齐的队型,轻快地踏着鼓点,有条不紊地扭着,跳着,浪着。彩扇当头挥舞,如朵朵祥云;手帕飘飞,像朵朵鲜花盛开。
3、夜,托出一丝微凉,风,轻嗅着窗前的茉莉,淡雅的馨香,汇成一丝温柔,醉了繁星无眠的夜晚。恰此时,我聆听到了一曲《一点凝烟》。古典轻柔的乐曲缓缓而来,像是一位失散已久的故友,跋涉千山万水寻我千百回,嫣然回首时,遇我在茉莉飘香的时刻。欣喜之中,我把心之锁弃于杨柳堆烟处,敞开心门迎接一首天籁之音。二胡与古筝的完美结合,一个清脆悦耳,让人想起大珠小珠落玉盘,一个悠扬忧郁,让人忍不住哀怨点点。阖上眼眸,任思绪飘成庄生的蝴蝶,烙上沧海月明的美丽,在蓝田日暖的广阔中,飞,飞去一点凝烟的境界。
4、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哭的哭、抬的抬、后边跟着一片白棺一抬、土一埋、一人一句古德拜赶上点背需迁坟、小唢呐又吹起来
5、唢呐是一件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奏乐器,具有音量大,音色明亮的特点。唢呐的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民间也称它为喇叭或嘀嗒。
6、千年琵笆,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初闻不识唢呐音,再听已是棺中人。黄泉路上人消沉,望乡台上忆前尘。孟婆一汤忘今生,奈何桥上渡残魂,来生再做华夏人。
7、《墙头记》《王小二赶脚》《彩楼记》《王二姐思夫》《拐磨子》《赵美蓉观灯》《王定保借当》《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婆说媒》《张四姐落凡》《松林会》《亲家顶嘴》《安安送米》等为其代表剧目。
8、二胡的声音听起来如泣如诉,婉转悠扬,仿佛在拨动你的心弦,让你的心随着琴声起起伏伏,沉醉不知归路。
9、队尾往往是一个活跃的小丑,脸涂得红白分明,身着红绸袄,手持折扇,随着鼓点扭着十字步,一走一退,做着鬼脸,风趣幽默滑稽。
10、在我老家以前把唢呐叫吹鼓手
11、关于唢呐的术语比较吹响器的
12、棺一抬,土一埋,亲朋好友哭起来,鞭炮响,唢呐吹,前面抬,后面追,初闻不知唢呐意,再闻已是棺中人。知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蹦黄泉迪,一路嗨到阎王殿,从此人间不留恋。
13、古筝叮咚,一声声,宛如晨钟暮鼓敲响了人间几度迷梦,唤起几多最真的记忆,是前尘里,吹起蒹葭的长风,掠过我稍有迷茫的心田,把一份难觅的清幽变成一粒种子,植入我的心田,我自当虔诚拜谒,让它繁茂成参天大树。二胡悠扬,一阵阵,宛如一把千年的拂尘,飘散着仙风清骨,拂去我心头的污垢,那些悲喜,就生成一颗流星,闪过一道痕迹,落向茫茫宇宙。回首天涯旧梦远,只听凝烟一点淡泣尘。夜色如水,乐声如水,淋湿了我微薄的衣袖,是乐撩人,亦或是人惹乐?
14、随着观看的人越聚越多,秧歌队开始掀起一次次高潮,吹唢呐的喇叭匠子使出全身的解数,调门时高时低,时悠扬,时高亢,时婉转,时激昂,锣鼓也紧跟着一会儿急一会儿缓,扭秧歌的人也忽快忽慢,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着。
15、早期五音戏只用打击乐伴奏,以大锣、小锣、鼓、板、小钱等乐器为主,演出时仅用一套简单的锣鼓经,形式单调、表现力弱。后来逐渐加入了二胡、月琴、小提琴、板胡、中胡、三弦、琵琶、笛、唢呐以及高胡等乐器。
16、五音戏原名为“肘鼓子”,起源于山东章丘、历程一带,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从它的产生、发展到最后的定型大致经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戏三个时期。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五音戏的唱词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唱词多采用方言、歇后语、倒装句,语言风格亲切、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厚。其唱腔婉转、妩媚,主要以板腔为主。值得关注的是,五音戏的基本板式分为悠板、二不应、鸡刨爪、散板四种,剧种特色也是由这些板式变化而成。它的表演脚色以二小戏(小旦、小生)、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为主,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
18、每一次回到故乡身旁,发现故乡又老了一些,从村庄的意像中分明读得出几分沧桑。走在高高的田埂上,没有拾稻穗的孩子们,没有了大树旁的阵阵笑声,榕树下也没有了祖父拉二胡的声声悠扬。
19、二胡幽怨,在我听来,总是有着沁入骨子的寒冷,总是血泪般控诉什么。与这首乐里,二胡的韵律柔成烟,飞扬舒缓,飘逸如一条玉带,深情萦绕着古筝铺成的山,想象着,云烟弥漫中,山峰若隐若现,时而露一隅,时而全部隐匿,而那烟,就轻轻的围绕,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是那条名誉天下的白堤,由一座山延伸而出,烟就随了堤岸一路征尘飘来,不舍不弃,相偎相依,就有了西湖春晓的倾国倾城。二胡阵阵,缠绵低徊,如泣如诉,是一缕缕烟,碧水生成的烟,环绕笼罩着古筝流成的水,不愿散去,不肯飘开,依着水,呢喃着君生我未生的苍凉。一点点的凝聚,一丝丝的缠绕,终于筑成那座断桥。断桥该是布满残雪?不,烟的柔情溶化了雪,流进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法术中,见证千年等一回的誓言。二胡音律如烟,绕着山,环着水,山水相依,青烟曼舞,紫雾蒙蒙,此是人间仙境,畅游期间,饮一壶老酒,挂一把青剑在腰间,乘一叶扁舟,随水漂流,碧水之上,苍穹之下,风满衣袖,意满胸膛,何等惬意,如若真遂意,夫复又何求?
20、棺一抬,土一埋,亲朋好友哭起来,鞭炮响,唢呐吹,前面抬,后面追,初闻不知唢呐意,再听已是棺中人。
21、或许二胡只适合悲歌凄楚,唢呐只懂得极尽欢笑。若硬要交换,便成了泪水涟涟中强匀出的一钱笑颜,嬉皮笑脸后掩藏着的阵阵心酸。
22、百般乐器,唢呐为百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曲一响,布一盖,全村度老小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23、
24、唢呐是一件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独奏乐器,具有音量大,音色明亮的特点。唢呐的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人们也称它为喇叭或嘀嗒。
25、忻州人将唢呐俗称:山号,号等。唢呐在我们忻州地区叫号或三号!
26、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少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2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生总是在行走的路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人更容易怀旧。
28、五音戏的剧目多以家庭伦理道德和当地妇女的生活状态为题材,地方特色浓郁,方言淳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9、唢呐的声音动听嘹亮回荡悠长
30、又是汴梁的秋天,积累了整整一个春夏的枝叶悄然凋零,几片落叶的背后,是二胡嘶哑的弦歌。秋天是操琴的天气。很久以前,教莫大胡琴的师傅说:“春宜绘墨,秋宜操琴。”莫大那个时候还年轻,不理解,师傅也不多解释。后来经历的风霜多了,莫大才觉得领悟了。原来春水春树这种一时繁华的东西最该入画,否则就流逝了,一时好景色,过去就追不回来。而秋愁如此,最是消磨意气,惟有以胡琴的两根枯弦唱出来才略可慰藉。
31、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以控制音高。
32、唢呐简介
33、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蹦黄泉迪,一路嗨到阎王殿,从此不念人世间
34、蝉鸣不像蛙叫那样短促、跳跃,像声声鼓点,而是漫长、高亢、执著,嘶呀嘶,好像二胡。因此夏季田园交响乐队中,如果说青蛙是鼓手,那么蝉便是弦乐师了。试想:炎夏烈日当空,树枝纹丝不动,连鹅鸭都聚集在树阴下的时候,如果说没有这位弦乐师的高亢奏鸣,该会使人感到多么的寂寞啊!
35、古琴,低沉深奥;二胡,催人泪下;萧,凄凄凉凉。而古筝,是柔和的,是优美的;有时,又是雄伟的,是有力的。
36、独居异乡,有时偶遇一座老宅,听得一声如雷贯耳的唢呐声,也便总会于泪光闪闪中嗅出几许乡音的味道,无论天涯海角,唢呐,就像就像一壶越酿越醇的酒,幽韵绵长。
37、黄昏收起缠满忧伤的长线,睁着黑色的瞳仁注视着大地。那里依旧歌舞升平,但仍有一群人,在灯火阑珊中孤单的注视着另一群人远去的方向。空中隐约飘来长笛和二胡的声音,嘶哑,悠扬。
38、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是唢呐名曲。这首曲子在1953年的时候受到了热烈欢迎,后来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将曲子进行了改版,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使人们在听曲子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景象。
39、关于唢呐首先要了解一下其历史:唢呐的历史悠久,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在明代,古籍中是有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这说明其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人们的印象唢呐多用于红白事,才有了唢呐一响,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对于中国的民族乐器一句顺口溜说的特别好:、千年琵笆,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