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人间词话佳句赏析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白居易《长恨歌》

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3、社会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4、静指感平和,没有太大的起伏,唯有静心观察,才能够将客观事物写得真实、细腻。有我之境,融入作者的情感,心绪起伏的状态很容易在文字中体现。

5、理解:境界一词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核心,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这是理想派和写实派的区分,两者又有联系,也就是说想象而出来的造境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比如诗歌,我们往往虚构一下故事情节来加深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而这种虚构的情节必须真实,又比如那些小说,虽然大多并不是真的,但必须构思合理,不能够没有依据,而这些依据都是建立在现实的真实基础上。写境虽然是写实的,但并不是全部都要选,必须取舍,取现有意境相关联的事物来营造自己心中理想的境界。

6、(1)周邦彦【解语花】(元宵):“风销焰蜡,露□〔邑加水旁〕烘炉,花市光相射。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元人马东篱「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8、第一则

9、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

10、王国维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仅见。《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接受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熔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哲学,美学于一炉,以发挥中国古典文论为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文艺理论体系。此书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1、说明境界并不单指物的境界,而人心的喜怒哀乐各种表情也属于境界范围,所以这境界一说,也就让人理解为有真景,有真实的情感,如果没有感情,没有真实的成分,而无境界。

12、境界有大有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13、评析:王国维所言之“大家”即是葆有赤子之心,能够达到诗词之境界的作家。无论是言情还是写景,所作之词均是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更不会是雕琢粉饰之貌。因为情感真切,所以读来自然沁人心脾,感同身受。

14、评析:王国维将“境界”作为“词”之最高标准,是词之绝妙所在,也是其词话的核心。

1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16、——李商隐《锦瑟》

17、自然之物,互相关联,互相限制。

18、有我之境强调了写作者的主体意识,将自己的主体意识投射到所观察的事物中去,使原本客观的事物带上了主观色彩,而无我之境弱化了主体意识,不容易看得出个人的情感。有我之境,作者的情语比较多,融入作者的喜怒哀乐,无我之境,作者的景语比较多,情感表达比较晦涩。

19、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0、境界并不单指物的范围大小,而是意象宏大,感情豪放之境,而小境界指的是意象精致、感情细腻之境,虽然一雄浑、阔大,一精巧、隽永,但都让人感觉美,说明了美欣赏的多样性。

21、第二种境界是坚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所谓寻之不易,持之以恒。在事业发展、积累学问的过程中坚持是必不可少的。

22、自然事物都是互相联系,比如写实派与理想派互相之间并不是完全但隔离在的,写实派的文字不能够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中,必须在有扎实根基的土地上,在有现实背景的大场景中,有如那些电视剧,虽然大多数主角的故事是虚构,但所言的人与事和当时的写作背景没一点的关联,就会让人感觉到不真实。所以虚拟的情节必须与现实生活中内容有相关联才让人信服,让人感觉真实的状态。

23、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24、评析:王国维认为在处理自然事物和艺术的关系时不能有失偏颇,因为“写实”和“虚构”都是从现有实际事物着手,都不是拘泥于事物本身或是凭空的幻想。所以,王国维得出结论,“写实家和理想家”也是共通的,至少在艺术表达上是相通的。

25、这就是立志、守护、得到的三层递进境界。

26、说明必须有纯真的童心,才能够保持对事观察的细腻,联想丰富。

27、昨夜的风非常的大,把绿色的树叶都刮落了,用来形容当时局势的动荡不安,而作者也为自己的前途感觉堪忧,迷茫,所以才会独上高楼,想要望尽天涯海脚,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第一境界所说的就像是涉世未深的小孩,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方?将去做些什么?

2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9、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0、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31、评析:王国维引用大词人之词来说明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个境界。

32、——苏轼《江城子》

33、《人间词话》经典语录

34、第七则

35、原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36、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

37、这句挺深奥,值得玩味,习惯指的是恶习吗?还是指陋习?或者是包括其他的不良习惯等。束缚善人的思想,让好人变坏,而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而文学之习惯包括哪些呢?是指那些规范文字的模板,那些文体的繁琐的形式吗?来束缚天才的思想吗?这就是必须写精简短词句的好处,一句两句,你就可以品味出许多,而这些思想或许并不能够表达出作者当时的想法,却由此引申而出来的文字与理解却是千姿百态的,这就是赏析吧。文章千人千种理解,或许原作者只是因某景某物而由此而引发的灵感,却让后人理解品味甚久。

38、宋祁《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仅仅是使用了一个“闹”字,整首词的境界就全都出来了。张先《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句子,仅仅是使用了一个“弄”字,整首词的境界也就全都出来了。

39、评析:王国维将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造境对应的是“理想”,写境对应的是“写实”。它们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交融的关系。

40、出自柳永之手,描述的是爱情、相思,把主人公饱受相思之苦,变得憔悴消瘦描写的淋漓尽致。估计,也只有柳永可以做到吧。然而在这里,跟爱情和相思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这里,王国维想表达的是,在这个人生阶段,已经走了人生目标,并且为之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变得憔悴消瘦也无所谓,可看出那种坚心,和毅力。

4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42、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43、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静观,浙江海宁盐官人。清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享年51。

44、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

45、第四则

46、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47、评论诗词以境界为最高标准。一首词如果有境界,自然显得格调高迈、超逸不群。这也正是五代和北宋期间的词之所以独到绝妙的地方啊。

人间词话佳句赏析

48、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49、要写“无我之境”,词人只有在超脱世俗、散淡静谧的心境中才能得到。要写“有我之境”,词人却必须是在强烈情感的动态作用下,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抒发才能得到的。所以,前者显得优美,后者显得宏壮。

50、第三则

51、因为理想之境虽多夸饰,突出主观感情,但也合乎现实人生;而现实之境的描摹虽然客观,但也是经过作者精心选取来建构的。所以,两者之间是辩证互融的关系,最终都是达到一种主客统一的妙境。

52、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文学小言》中这样评价到:

53、第三种境界是成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坚持就是胜利,所做的努力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54、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计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景阔,词之言长。

55、目标很容易有,但追求目标的过程,很多人却坚持不下来。可人生真正的打开方式,就是对一件事死追烂打,纵使形神消瘦也绝不后悔。

56、“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57、——李白《秋风词》

5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59、《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

60、第六则

61、词以境界为最上。

62、这句大家最熟悉了,就不多写了。

63、《天净沙·秋思》是元人马致远的名作,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专门评价过马致远的这首作品:

64、说明客观之诗人必须生活经验丰富,写的文字有许多现实的基础,有许多专业的知识,许多情节都是建立在真实的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的。而主观之诗人,不必多观世,但必须有一颗敏感的心,必须有真性情,才能够体现出自己情感的多样性、复杂性。

65、出自辛弃疾之手,描述的是一个人为了寻找自己想寻找得东西,跋山涉水,奔走千里,然而一直没有进展,突然的一个回首,发现,要寻找的东西就在眼前,苦苦追寻后,终于迎来了惊喜,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用心,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66、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67、人生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68、人生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69、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70、——柳永《蝶恋花》

71、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7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3、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4、第一种境界是寻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一种苦苦追寻的开始,也是事业、学问起步之初的情景。

75、——秦观《鹊桥仙》

76、从创作的主体关系上看,境界又可以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譬如: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之句、秦观《踏莎行》词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之句,都是属于“有我之境”;而陶潜《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元好问《颍川留别》诗中“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之句,则都是属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站在作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借物抒怀,所以事物全部显现出作者本人的色彩。“无我之境”则是站在事物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物我两相忘,最后都分不清哪里是作者,哪里是事物了。古人作词,一般写“有我之境”的比较多,但并不是说就没有人能够写“无我之境”,这在豪迈杰出的人当中自然能够得到完成。

77、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7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79、从词人的表现手法上看,境界可以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这也是西方“理想派”和“写实派”得以区分的缘由。但两种境界比较难以分别。因为大诗人通过想像所构造出来的境地,是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相符的;而通过写实所描摹出来的境地,也必定是接近于理想化的。

80、我们所谓的“境”,并非单指景物一种,喜怒哀乐,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境界。所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就叫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

81、词人者不失赤之之心者也。

8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3、人间词话的作者是王国维。

8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85、赏析: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北宋晏殊之《蝶恋花》,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把绿树都吹残了,隐喻的自然是作者的处境之艰难,景色越是萧瑟,人越是孤独,所以才会登上高楼,黯然惆怅。这一层对应到人生,虽然对前途和未来的迷茫,反还没有放弃,还是在努力在奋斗,这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86、第二则

87、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人面对困难,如果只知道埋头抱怨,整日郁郁寡欢而不知作为,那他必定不会成功,甚至连"高楼"都登不上去,那么他连第二层境界都进不来。

88、古今之成在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89、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之一境界。

90、说了词与诗的区别,词精致细微,却无法表达出诗所表达的内容,诗的境界阔大,而词的意味深远。

9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92、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俞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俞真。

93、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94、他认为自夏、商、周之后的诗人,没有谁能再超过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的了。这四个人不仅是文学上的天才,更有高尚伟大的人格。

95、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牗,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96、第三层境界:只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人生才能得到升华,进入下一层境界,那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有人都关注着灯火明亮处的事情,而唯有你看到了阑珊处的景色,这说明长久的坚持已经让你达到了明察秋毫的本领,在本质上你已经成功了;

3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