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峨眉山月半轮秋下一句
1、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5、赏析
6、译文如下:
7、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8、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0、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11、姮娥(嫦娥)——帝喾女,所以不要和常羲搞混了,这是最有神话特色的一个人物,从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按照上一个体系来说,嫦娥应为十二月女之一,实际上后羿射杀的应该是嫦娥的九个哥哥,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后嫦娥独自吞食奔月感觉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当然,更离谱的在最初根本没有任何文献表示嫦娥是后羿妻,是当然还有一说是后羿偷了不死药给嫦娥吃,嫦娥奔月后被罚变成了兔子,所以要日日捣药来偿还。
12、“峨眉山月半轮秋,引入平羌江水流”全诗的意思是
1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14、《峨嵋山月歌》古诗全文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18、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9、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20、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唐·王维
2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2、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24、峨眉山月歌
2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6、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27、参考资料来源:
28、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29、更深
30、原诗:
31、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
32、译文
33、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3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5、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36、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7、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38、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39、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4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42、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3、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4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45、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46、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7、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48、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49、释义: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50、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51、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52、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空。但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5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54、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55、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6、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57、四年级描写月亮的诗句,例如:
58、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59、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60、夜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61、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63、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64、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65、这两句的意思是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66、峨眉山月歌中的半,向,君,下,等字的意思分别是:半:一半,半个向:方向君:指峨眉山月下:顺流而下原文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扩展资料:《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
67、李白〔唐代〕
6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69、这句话本是出自蔡仁伟的《伪诗集》里,诗的标题是《世界》,而这首诗想告诉我们的,应该就是,无论怎么样,都要好好地过好自己。其实我本人是一个特别任性的唯爱主义者,几乎做任何事情都只管两个问题,一就是我开不开心,二就是我有没有被爱。其他的,对我来说都是爱谁谁的态度。
7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71、出处: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7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73、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7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75、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7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77、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7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79、羲(常仪)——月母,出自山海经,与羲和共嫁给了帝喾(后神化为天帝之一,更名帝俊),羲和生十日(为一旬),常羲生十二月(为一岁),日好动,十日每天轮替,一周期为一旬,月好静,每三旬才轮替一月,十二月轮替一周期即为一岁,也有人说:其实并不是生了多少孩子,而是制定了相关的历法,羲和常羲都是历法神的一种。
80、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81、出自李白的一首诗《峨眉山月歌》
82、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83、扩展资料
84、作者:李白
85、李白
8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87、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88、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1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89、《峨嵋山月歌》古诗赏析
9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91、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9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9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94、“峨眉山月半轮秋”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原文如下:
9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96、译文:
97、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廿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由重庆经三峡出蜀,漫游祖国名山大川。在旅途中,由于怀念故乡峨嵋山的月夜,写下了这首《峨嵋山月歌》。
98、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99、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100、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01、出处: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102、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0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104、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105、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
10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刘方平
107、注释:
108、“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109、“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11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111、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1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113、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11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5、马戴
116、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