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关于湖州诗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安得圣人调玉烛,再似隆庆万历中。

2、蝉,能在诗坛上博得美名,有赖于寄托在唐诗中的发展。

3、蝉在诗词中的意象存在便有了合理的依据。钱钟书提出“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此,意在彼’即可谓之有寄托”。寄托在诗词理论上是举足轻重的,前人认为咏物诗词以寄托为上乘。南宋词家出现了寄托一派。宋四家词选序论云:“咏物最争寄托意,以意贯串,深化无痕。

4、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5、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6、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吴融)

7、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托咏蝉以寓意的名作,工于比兴寄托,成为“咏蝉三绝”。蝉因此名声大噪。

8、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9、湖州歌九十八首

10、湖南树色尽,了了辨潭州。雨散今为别,云飞何处游。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

11、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尤其是在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从《诗经》到魏晋以来,“咏蝉文学”迅速发展。

12、右省仆射后湖亭闲宴,铉以宿直先归,赋诗留(徐铉)

13、腐儒营斗粟,闾阎挽长弓。

14、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15、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16、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郑谷)

17、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崖崩苇岸纵横散,篙蹙兰舟片段随。曾向黄河望冲激,大鹏飞起雪风吹。

18、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19、君不见湖州直在太湖东,香枫成林橘青葱。

20、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

21、[清]魏耕

22、姑熟杂咏•丹阳湖(李赤)

23、将赴湖州留题亭菊(杜牧)

24、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章碣)

25、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26、题青草湖神祠(刘山甫)

27、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磨砻老益智,吟咏闲弥精。岂非山水乡,荡漾神机清。渚烟蕙兰动,溪雨虹霓生。冯君虚上舍,待余乘兴行。

28、偶得湖中趣,都忘陇坻愁。边声风下雁,楚思浪移舟。静极亭连寺,凉多岛近楼。吟游终不厌,还似曲江头。陇首时无事,湖边日纵吟。游鱼来复去,浴鸟出还沉。蜃气藏孤屿,波光到远林。无人见垂钓,暗起洞庭心。

29、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西湖双鸂鶒(李绅)

30、[宋]汪元量

31、酬湖州崔郎中见寄(刘禹锡)

32、亭皋百里少荒土,风俗清朴勤桑农。

33、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34、题汉州西湖(房琯)

35、九江送方干归镜湖(曹松)

36、湖州朝阳楼(吴融)

37、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

38、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杜牧)

39、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中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

40、送裴御史赴湖南(李频)

41、太湖诗•投龙潭(皮日休)

42、天下蚩蚩安衽席,万国来朝大明宫。

43、蝉的这一习性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的引起了共鸣。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自怜,使历代作家普遍产生了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伤逝之感,其实质乃是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这种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人的生命本身紧密相关联,它的核心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心中引起的深刻顿悟,其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惊恐、悲叹,把握和执着。

44、盗贼如麻乱捉人,流血谁辨西与东?

45、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击壤歌年丰。

46、(一)、以显示出时间变化意象在文化天道的循环的时间直线性体现出来。引出好一种自我的时间意识,这是诗人运用寄托手法赋予蝉的最基本的意象。化成成虫的蝉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庄子说它“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47、自乐城赴永嘉枉路泛白湖寄松阳李少府(张子容)

48、【唐】贯休

49、鹅黄染线织秋衣,杨柳吹绵细细披。——《黄雀食新二首》杨万里•宋

50、渔家傲·二月都城春动野

51、本文试以寄托的角度去窥探蝉意象在诗词中的流变过程。

52、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53、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54、何处狂歌破积愁,携觞共下木兰舟。绿泉溅石银屏湿,黄鸟逢人玉笛休。天借烟霞装岛屿,春铺锦绣作汀洲。一年一电逡巡事,不合花前不醉游。

55、鹅鸭江村曲,人家竹树深。——《诗一首》邓深•宋

56、通过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失意之情。“岛久不第,吟病蝉之句逐之”(《全唐诗卷三》),诗人正是这样把劲切峻急的情感寄寓于婉转曲折的物象描写中,反复咏叹,茹而不吐,隐而不宣,使读者透过物象描写,体味诗中真意。秋蝉在凛冽寒风中,双翅难展,加之“螳螂捕蝉”所投下的阴影,无疑成了绝好的寄情之物。

57、众所周知,唐是诗歌的时代,寄托一法到了唐人笔下,开始摆脱生硬稚嫩的手法,进入到一个运用自如,兴寄无端的境界,托物寓意传情超过了前朝。许多理论源发于此。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58、西湖

59、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白头渔子摇苍烟,鸂鶒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谪仙欲识雷斧手,刬却古今愁共丑。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瀛洲一棹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

60、游西湖(沈韬文)

61、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许浑)

62、湖与元气通,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舟归,歌声逐流水。

63、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诗论者对此评价很高,“大家语;大略意象深而物态浅”(陆时雍《唐诗境》)“诗有寄托故不等以咏物善长”(范大士《历代诗发》)在那个时代解脱世俗纷争的最好方法就是表明自己的品格。唐代的虞世南受到明主李世民的重用,便借蝉表明自己的高峻价格。

64、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刘长卿)

65、洞庭湖(许棠)

66、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67、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三伏气不蒸,四达暑自徂。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纡。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遭乱意不开,即理还暂祛。安得长晤语,使我忧更除。

68、过担石湖(窦叔向)

69、【唐】李峤

70、旧俗采菱处,津亭风景和。沅江收暮霭,楚女发清歌。曲岸萦湘叶,荒阶上白波。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

71、莫讶书绅苦,功成在一毫。自从蒙管录,便觉用心劳。

72、鉴湖西岛言事(方干)

73、二没有寄托的蝉诗

74、十年湖上结幽期,偏向东林遇远师。未道姓名童子识,不酬言语上人知。闲花落日滋苔径,细雨和烟著柳枝。问我别来何所得,解将无事当无为。

75、尽管这类咏蝉诗没有寄托这一体例的巧妙运用,但仍保持其固有的风格。一直沿袭下去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句子,为诗词增添了亮色。显示出独特的情致。但真正使蝉在诗坛名气大噪的,则是有寄托的作品。

76、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半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两松峙庭际,怪状吁可叹。大螾腾共结,修蛇飞相盘。皮肤坼甲胄,枝节擒貙犴。罅处似天裂,朽中如井眢。褵褷风声癣,跁跒地方痑。根上露钳釱,空中狂波澜。合时若莽苍,辟处如轘辕。俨对无霸阵,静问严陵滩。灵飞一以护,山都焉敢干。两廊洁寂历,中殿高巑岏。静架九色节,闲悬十绝幡。微风时一吹,百宝清阑珊。昔有叶道士,位当升灵官。欲笺紫微志,唯食虹影丹。既逐隐龙去,道风由此残。犹闻绛目草,往往生空坛。羽客两三人,石上谭泥丸。谓我或龙胄,粲然与之欢。衣巾紫华冷,食次白芝寒。自觉有真气,恐随风力抟。明朝若更住,必拟隳儒冠。

7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8、过宣上人湖上兰若(朱湾)

79、舟前小鹅儿【唐】杜甫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得房公池鹅【唐】杜甫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题鹅【唐】李商隐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鹅赠鹤【唐】白居易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鹤答鹅【唐】白居易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道州北池放鹅【唐】吕温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送贺宾客归越【唐】李白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社日张演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80、在他的蝉诗中“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乃咏物诗的佼佼者,最后两句,蝉完全人格化了,蝉蜕于污秽与作者品格有机地联系起来。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云:“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品格。”同时代的施补华也在《岘佣说诗》中说“三百篇比兴最多,唐人独得此意。

81、【唐】杨收

82、鹅儿色浅酒醺人,鸡距锋圜笔绝伦。——《醉中录近诗因题卷後》陆游•宋

83、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84、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85、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

86、太湖诗•上真观(皮日休)

87、[元]欧阳玄

88、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孟浩然)

89、送石贯归湖州(姚鹄)

关于湖州诗句

90、一意象与寄托

91、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

92、长安送友人游湖南(杜牧)

93、杜门聊自适,湖水在窗间。纵得沧洲去,无过白日闲。多慵空好道,少贱早凋颜。独有东山月,依依自往还。

94、龟山下最深,恶气何洋溢。涎水瀑龙巢,腥风卷蛟室。晓来林岑静,狞色如怒日。气涌扑炱煤,波澄扫纯漆。下有水君府,贝阙光比栉。左右列介臣,纵横守鳞卒。月中珠母见,烟际枫人出。生犀不敢烧,水怪恐摧捽。时有慕道者,作彼投龙术。端严持碧简,斋戒挥紫笔。兼以金蜿蜒,投之光焌律。琴高坐赤鲤,何许纵仙逸。我愿与之游,兹焉托灵质。

95、子性剧弘和,愚衷深褊狷。相舍嚣譊中,吾过何由鲜。楚南饶风烟,湘岸苦萦宛。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青梅繁枝低,斑笋新梢短。莫哭葬鱼人,酒醒且眠饭。

96、翩翩马上郎,驱传渡三湘。橘树沙洲暗,松醪酒肆香。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琅。楚水多兰芷,何人事搴芳。

97、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98、春日经湖上友人别业(章碣)

99、每月支粮万石钧,日支羊肉六千斤。

100、关门鸟道中,飞传复乘骢。暮雪离秦甸,春云入楚宫。平芜天共阔,积水地多空。使府悬帆去,能消几日风。

101、湖州韩使君置宴(朱庆馀)

102、过洞庭湖(许棠)

103、(三)、寄托赋予蝉的失意、患难、高格意象。中国古代文人历尽沧桑,诸如宦海浮沉,名利追逐,市朝倾轧,世态炎凉,难免滋生出往事如梦,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例如唐*贾岛《病蝉》的“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就充分体现了文人的这一心态。

104、湖上一阳生,虚亭启高宴。枫林烟际出,白鸟波心见。主人忘贵达,座客容疵贱。独惭残照催,归宿明光殿。

105、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著白苹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106、鹅儿泾口晓山横,蜻蜓港头春水生。——《湖上作》陆游•宋

107、湖外送何崇入阁(裴说)

108、今岁野夫四十一,追忆往日真如梦。

109、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烦热近还散,馀酲见便醒。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

110、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111、另如梁代沈君攸《同陆廷尉惊早蝉诗》“日暮野风生,林蝉候节鸣。地幽吟不断,叶动噪群惊。”又如隋代的王由礼《赋得高鸣蝉诗》“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露下绥恒湿。风高翅转轻,叶疏飞更迥。”等等这些诗,要么写在秋风暮晚中的鸣叫,要么写生命活动的情况,但大体上都描写了蝉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空间,不能不说是咏物的优秀作品。

112、□□□□□□□,菰米苹花似故乡。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113、(二)、寄托所映射出羁旅、别离意象。秋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蝉极易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到别离远游之中。唐*许棠《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后来朱熹《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114、鹅湖始若小异,虎溪岂必皆同。——《儒释》刘克庄•宋

115、另外一首是《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如蝉鸣,如沸羹,皆乱人意”。可见,蝉鸣这一生活特征已经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诗歌表现了昆虫鸣叫的原始生活习性。“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礼记*月令》),蝉与蟋蟀等小昆虫一样,是单纯的一种物候。

116、它的意象也逐渐鲜明,后来形成了较稳定的象征符号,为后人所赏鉴。

117、十二亭亭占晓光,隋家浪说有迷藏。仲宣题尽平生恨,别处应难看屋梁。

118、皇天无眼见不及,细民愁困何时终?

119、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120、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刘禹锡)

1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22、作为微小的生物而被诗人关照进入诗词中,就其初始阶段而言,仅仅是一种客观自然物,这主要体现在先唐诗歌中。蝉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七月》:“五月鸣蜩”,蜩即蝉。蝉儿叫是以季候带出农事的真实写照。

123、”诗人刻意写蝉,看似对小昆虫的怜惜,而实质上寄托了一种“夕阳好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惜时之感,这是一种砭人股骨的力量。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124、三寄托赋予蝉的意象美

125、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126、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东家少妇机中语,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五里裴回竟何补。

127、绝境殊不远,湖塘直吾庐。烟霞旦夕生,泛览诚可娱。慈颜俯见喻,辍尔诗与书。清旭理轻舟,嬉游散烦劬。宿雨荡残燠,惠风与之俱。心灵一开旷,机巧眇已疏。中流有荷花,花实相芬敷。田田绿叶映,艳艳红姿舒。繁香好风结,净质清露濡。丹霞无容辉,嫭色亦踟蹰。秾芳射水木,欹叶游龟鱼。化工若有情,生植皆不如。轻舟任沿溯,毕景乃踌躇。家人亦恬旷,稚齿皆忻愉。素弦激凄清,旨酒盈樽壶。寿觞既频献,乐极随歌呼。圆月初出海,澄辉来满湖。清光照酒酣,俯倾百虑无。以兹心目畅,敌彼名利途。轻肥何为者,浆藿自有馀。愿销区中累,保此湖上居。无用诚自适,年年玩芙蕖。

128、石鱼湖上作(元结)

129、侍从游后湖宴坐(权德舆)

130、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苹洲见忆(李郢)

131、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蒙。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覆石云闲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空。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国风。

132、慵拙幸便荒僻地,纵听猿鸟亦何愁。偶斟药酒欺梅雨,却著寒衣过麦秋。岁计有时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世人若便无知己,应向此溪成白头。

133、宋·苏轼

134、”张炎也在《词源》中提出了“所咏撩然在目,目不滞留于物。”的创作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咏物诗词奇妙之处在于有寓意,而寓意的绝妙之处不能指实,它所寄托的是某种情感,心态和人生感悟。咏蝉诗词作为咏物佳品势必渗透了恰到好处的意象和寄托。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在诗词中有无寄托,观看其意象流变之美。

135、湖州行

136、晓发渔门戍,晴看担石湖。日衔高浪出,天入四空无。尺寸分洲岛,纤毫指舳舻。渺然从此去,谁念客帆孤。

137、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138、送客归湖南(杨凝)

139、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140、湖州贡焙新茶(张文规)

141、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142、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赋采菱亭诗(权德舆)

143、笔

144、题汧湖二首(许棠)

145、亭午羲和驻火轮,开门嘉树庇湖濆。行来宾客奇茶味,睡起儿童带簟纹。屋小有时投树影,舟轻不觉入鸥群。陶家岂是无诗酒,公退堪惊日已曛。

146、”这在唐代不少咏蝉诗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此时诗中蝉充当的意象,既是寄托的有意安排,又是性灵的流露。“别愁逢夏果,归与入秋蝉”(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之类的富有寄托而又体现特定意象的诗比比皆是。文人寄寓于蝉而形成一种悲剧美,构造起点缀诗坛的鲜明意象,它掩映出文人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充分反映了诗人的主体精神。

147、蝉意象这一流线性变化全赖于寄托的手法。

148、永福湖和杨郑州(贾岛)

149、一樯悬五两,此日动归风。客路抛湓口,家林入镜中。谭馀云出峤,咏苦月欹空。更若看鳷鹊,何人夜坐同。

150、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皮日休)

151、充肠非独多薯蓣,宴客兼有锦鲤红。

152、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夕阳之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一种所喜之物的孤独,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究竟,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153、送僧往湖南(刘商)

154、归湖南作(灵澈)

155、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156、游洞庭湖(裴说)

157、随着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以蝉作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大量出现了,但作者并非有意赋物,还没有寄托之意。梁代范云《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端绥挹霄清,飞音承露清。”此诗写出了蝉的形体、声音及活动时间等诸多面特点,对其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腻贴切的描述。

158、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李郢)

159、手点时难弃,身闲架亦高。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风骚。

160、【唐】徐寅

161、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士女城西争买架。看驰马。官家引佛官兰若。水暖天鹅纷欲下。鹰房奏猎催车驾。却道海青逢燕怕。才过社。柳林飞放相将罢。

162、豪仆强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纵横。

163、又如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其自身修养极高,然而那种孤傲清高的态度,在封建时代终将四面碰壁,官场失意,并陷于患难之中。公元678年,骆宾王在长安任侍御史,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一系列诗文,最有名的便是《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164、过洞庭湖(裴说)

165、鄂渚湖上即事(李频)

166、南湖(朱庆馀)

167、关于天鹅的古诗,例如:

168、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169、山川迢迢丽村渚,秋城淡淡遮苍穹。

170、纵观诗词理论,不难看出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古诗词中。诗歌评论家鲜明的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从某种意思上说是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更是由客观事物触发的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

171、黑格尔认为它是“艺术家的主体性与表现性的真正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我们可以得知客观物象与主观的心意一旦组合起来,各种意象就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越鸟巢南,昆鸡悲鸣,景非一时,物非一地,而且本来不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由于作者带上特定的思想感情把两个层面加以组合,便产生了崭新的意义。

172、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刘禹锡)

173、我们可以说,诗中蝉即是陈子昂自己。另有“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174、万里念江海,浩然天地秋。风高群木落,夜久数星流。钟绝分宫漏,萤微隔御沟。遥思洞庭上,苇露滴渔舟。

175、西行碍浅石,北转入溪桥。树色烟轻重,湖光风动摇。百花乱飞雪,万岭叠青霄。猿挂临潭筱,鸥迎出浦桡。惟应赏心客,兹路不言遥。

176、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

177、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178、白苹亭上一阳生,谢脁新裁锦绣成。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179、同志幸同年,高堂君独还。齐荣恩未报,共隐事应闲。访寺临湖岸,开楼见海山。洛中推二陆,莫久恋乡关。

180、因诗相识久,忽此告临途。便是有船发,也须容市沽。精吟五个字,稳泛两重湖。长短逢公道,清名振帝都。

181、游九鲤湖(郑良士)

3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