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凭吊武侯祠的诗句
1、杜甫在蜀相一诗中描述武侯祠清幽环境的句子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三顾并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中的老臣是指诸葛亮的意恩,因为这句诗写了诸葛亮被刘备关羽张飞弟兄三人三次到茅庐拜访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并谋划刘备不断改变原来屡屡失败的局面,逐渐发展壮大才在三国有了一席之地,之后辅佐了刘备和刘禅父子蜀汉两代,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明诸葛亮老臣忠心之心。
5、《蜀相》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是杜甫的《蜀相》里的两句。这首诗是杜甫游武侯祠时凭吊蜀相诸葛亮时写得。诗中的老臣指的就是诸葛亮。
8、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0、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1、白日放歌须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了啊。
13、诸葛丞相庙(《蜀志》一作武侯祠)唐代:武少仪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
1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5、写于肃宗上元元年春(760年春)是杜甫刚入蜀时,由成都武候祠所作。
16、“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
17、《武侯庙》
18、唐代:杜甫
19、武侯庙的孔明先生的画像早已遗落不知何处,整座山空寂只有草木徒长。
20、“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
21、杜甫写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绝句其三》
2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中诗人要找的是诸葛亮的祠堂。
23、译文
2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6、喻东军唐代:韦庄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五运未教移汉鼎,六韬何必待秦师。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6%AD%A6%E4%BE%AF%E7%A5%A0
27、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8、杜甫在成都写的名诗
29、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30、是的,找的是丞相的祠堂
31、唐·杜甫
32、蜀相
3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
36、一番晤对古今情注释三顾频烦: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很郑重的三顾隆中,登门求贤;诸葛亮也很郑重地提出了天下三分的大计。一番晤对,即隆中对。二人见面对话后结下的情谊,古今传为美谈。上联集杜甫诗句,下联董必武撰。董必武书。此联位于武侯祠过厅。所以应该是这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7、诸葛庙唐代:杜甫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