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是因为什么填诗句
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2、(3)日暮:黄昏时候。
3、哪个是“误入藕花深处”吧?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现代文化界对这个称呼的认识主要来自古代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便是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5、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7、(9)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hēng),怎样才能
8、应该是误入藕花深处吧,我记得这是在初中课本里学得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是写作者在一次郊游中,一直玩到日暮时分,只因沉醉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回家,由于天色太晚,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极力摇桨,把鸥鹭都惊到了。
9、指荷花深处,荷花的根是藕,所以也叫藕花。
10、误入藕花深处的藕花是荷花。出自李清照《如梦令》,意思是不小心进入荷花深处。
11、(5)兴尽:尽了兴致。
12、李清照,婉约派代表,号易安,一生颠沛流离,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1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4、(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15、云山新雨中,云山,指云雾缭绕的山峦。意思是,云雾缭绕的山峦,迎来了一场好雨。指自己在山中看到美丽的景色,使自己心情愉快。
16、(2)溪亭:临水的亭台。
17、(8)藕花:荷花。
18、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19、误入藕花深处前面一句是兴尽晚回舟。
20、误入藕花深处”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李清照。
21、原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2、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23、(6)回舟:乘船而回。
24、(10)惊:惊动。
25、《如梦令》作者:李清照【年代】:宋
26、答案是荷花。
27、兴尽晚回舟全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8、(7)误入:不小心进入。
29、藕花,即荷花、莲花(非睡莲)的俗称,在古代社会及现代的农村被广泛使用。受观赏荷花影响,现在城市及书面语中一般称为荷花,但农村仍普遍称为藕花,因为其栽培目的主要为食用地下茎“藕”。
30、注释:
31、(4)沉醉:大醉。
3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33、藕花:荷花。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词作品《如梦令》
35、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36、[宋]李清照
37、(12)一滩:一群。
38、这里,词人进一步写了游玩,直到“兴尽”而归。可以说,在意义上递进了一层。其中,一个“晚”字,更加强了“兴尽”的内涵,更加表明了词人游玩得“忘乎所以”的情趣。
39、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40、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41、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42、【译文】
43、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44、“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中长出来的,故称。中间两句虽为记事,却勾画出一幅美妙灵动的少女荡舟图:田田的荷叶间,点缀着盛放的荷花,忽然一阵骚动,荷叶、荷花都摆动起来,原来是一位少女闯入其中,她神情慌张,正胡乱地划着小船寻找归路呢。
45、译文:
46、如梦令·李清照
47、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48、《如梦令》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景物,从“藕花”可以看出来“藕花”指的是荷花。荷花的花期是6~9月,刚好是夏季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49、(11)起:飞起来。
50、(13)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51、(5)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52、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53、意思是,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