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关于居庸关的诗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五玉门关

2、——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3、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4、娘子雄关迸瀑飞,潜龙乘势下翠微。

5、居庸关地势险要,却属“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

6、在居庸关南关城楼北侧,有一件元代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那是一座白色的石制基座,名曰“云台”。筑云台起因于一次元顺帝路过居庸关,目睹此地山川秀丽,深感祖先打下江山之不易,于是元至正二年到至正五年(公元1342年~1345年),元顺帝下旨命丞相阿鲁图于居庸关修建一座过街塔。

7、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8、边郡咽喉筑守障,戍楼雄势震寒荒。

9、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10、紫塞荊城百仞楼,一夫守隘万夫愁。

11、大漠朔风吹绝塞,长河落日照雄关。

12、3。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13、居庸关建关的历史可追溯至汉朝。1972年,一座东汉古墓发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和林格尔,在这座古墓内的壁画中,描绘了居庸关人员车马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壁画上题“居庸关”三个字。由此可见,居庸关在汉朝时便已建成,且此处的商贸交通十分发达。

14、除城墙外,居庸关长城上还修复有15座敌楼。在古代,这些敌楼都是长城建筑体系中重要的御敌设施。敌楼又称敌台,是骑跨长城城墙而建的方形台式建筑。敌楼高于城墙,一般有二至三层。敌楼有空心和实心之分,实心敌楼为方形,无窗,仅设用于登上台顶的通道。实心敌楼底部以条形石块垒砌,底部以上部分用长方形砖石错缝修砌,由底部向上逐渐收窄,墙体侧面为梯形,上窄下宽。实心敌楼顶部四周修建有垛口,守城士卒可于其上瞭望。空心敌楼建于长城险要位置,同样骑跨长城城墙修建,中空,士兵可以在内储存武器甚至休息居住。空心敌楼四面开设窗口,便于士兵眺望和放哨。

15、李广弯弓飞将到,卫青拂剑凯歌还。

16、城头烽燧旌旗卷,楼角兵戈战骑威。

17、然而与此同时,云台上的佛像雕刻也融入了部分汉地的雕刻手法与传统审美。券洞内的四大天王像便是受到汉文化影响较多的造像,其中天王头戴的花冠与汉地佛教的毗卢冠非常相似,同为中部高、两侧低的造型,冠正中还嵌有佛像,并不是藏传佛教的风格。除此之外,浮雕造像中对于鬼卒形象的表现也符合汉地的雕刻传统。四大天王身边的鬼卒瘦骨嶙峋,样貌丑陋,其生动写实的形象完全是按照中原文化理念塑造的,与藏传佛教中的风格大相径庭。同时,四大天王和鬼卒的服饰也均属于汉地样式,而天王面露威严却并没有狰狞可怖的感觉,这也是受汉地文化制约所导致的。

18、残碑破庙今犹在,千古兴亡诩笑间。

19、。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0、四大天王浮雕像生动立体,他们神情刚毅,威猛魁梧,不怒自威。每位天王左右两侧分别侍立着神将和鬼卒,脚下还踩着已被降服的鬼怪妖魔,天王威严的气势和力量感油然而生。四大天王身着战袍和铠甲,其上纹饰华丽繁复,飘带舞动,动感十足。在四大天王造像之间,是分别以梵文、藏文、维吾尔文、八思巴文、西夏文和汉文共6种文字刻写的《陀罗尼经咒》,和除梵文外其他5种文字刻写的《建塔功德记》,其中以6种古文字雕刻的文字浮雕在中国尚为首次发现。

21、云横大漠还飞将,日落孤城遁羯胡。

22、明朝时期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工程量为历代之最。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的强化从未停止。而居庸关在这段历史时期里,更是达到了其发展的巅峰。

2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4、朱元璋灭亡元朝建立了明朝后,蒙古贵族逃回旧地,依然时常发动战争,骚扰明朝边境。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侵犯,朱元璋拨款修筑长城以增强军事防御力量。

25、居庸关关城南北各有一座城楼,城楼为三重檐建筑,地面至顶部约31米,是目前居庸关最高大的单体建筑。高大的关城城楼是指挥作战的中心,立于楼上,四周环境一览无余,有利于勘查敌情。城楼下设有券门通往瓮城。瓮城是居庸关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瓮城呈马蹄形,与关城门相通。瓮城城台为弧形,其上陈列有明代古火炮。瓮城外城墙砌有垛口,内城墙较低矮不设垛口。古代作战时会将敌人诱入瓮城,然后关闭主城阻其深入城内,再关闭瓮城闸门,敌人便被困在瓮城之内。其名为瓮城,便是取了“瓮中捉鳖”之意。

26、——庾信《小园赋》

27、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2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9、沿着历史长河逆流而上,关于“居庸”之名的由来,有元人记载,世传秦始皇修筑长城之时,将征来的劳力民夫驻于此地,遂取“居庸徒于此”之意,“居庸”由此得名。然而事实上,“居庸”一词最早见于著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篇。其中记载:“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肴、井陉、令疵、勾注、居庸。”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凭借此处险要的山形地势建立军事攻防要塞,被称为“居庸塞”,因此,“居庸”之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出现。

30、金朝后期,成吉思汗为反抗金朝的统治,接连对金发动战事。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进攻居庸关,因金兵坚守关隘蒙古军队久攻不下,成吉思汗遂出兵攻下紫荆关,接着攻下涿、易二州后,由关内反攻夹击,最终攻破居庸关,此举也为最终灭亡金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四山海关

32、居庸关不是山,是长城的城楼

33、长城雄关八首

34、如今的居庸关关城与长城是基于明朝时居庸关的样式,并根据明代的史料记载修复而成的。1982年,居庸关被划入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1992年,北京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居庸关进行了全面修复,修复工作于1997年基本完成。修复后的居庸关关城为圆周封闭形建筑,主要包含关城楼、瓮城以及城墙(即长城)等建筑。此外,居庸关长城上还筑有敌楼、烽燧、水门、铺房、炮台等28座建筑及设施。居庸关内的关帝庙、关王庙、城隍庙等7座庙宇也得到了修复,昔日的居庸雄关至此重现于世人眼前。

35、12。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

36、——佚名《出车》

37、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燕山山脉,西接太行山脉,实为天下之险。

38、此后,因为元代皇帝每到夏季便需由元大都返回上都(蒙古国都和林)避暑,所以元代的居庸关便成了元帝往返两地的必经之地,修建了行宫。居庸关所在峡谷的山路因此被修整,而同时居庸关所在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39、一嘉峪关

40、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41、绿涛众壑雕戈劲,翠嶂千峰战鼓扬。

42、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43、长城居庸关位于燕山山脉中。

4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45、太行山脉绵延千里,其中生有八条断裂谷,古称“太行八径”。居庸关位于太行余脉军都山地所属的沟谷之中。这条约20公里长的沟谷被称为“居庸关关沟”,为“太行八径”之第八径。其间峭壁山岩陡峭,道路狭窄,地形十分险要。关沟是由北部进入京城之捷径。北京古称蓟,因此居庸关古时也曾被称为蓟门关。古人多以居庸为天险,修关建口,是兵家必争之地。

46、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47、到了明朝中期之后,由于后金崛起,明朝的防务重心向东北部的山海关一带转移,居庸关在军事上的地位开始降低。后来,清政府逐渐放弃了对于长城的修建,居庸关关城等建筑最终荒废,成为历史遗存。

48、古来燕赵悲歌壮,要路三千锐气挥。

49、八娘子关

50、居庸关关城面积60多公顷,两侧为高山,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于中间穿行而过。关城城墙横跨河流而建,河上建有拱形水门,水门上筑有闸楼,闸楼内有水闸,以控制内外水量,洪水季节时打开闸门可泄洪,枯水季节时可储备水源供关城使用。

51、扼守京门边戍防,居庸叠翠历沧桑。

52、云台券洞内石壁的东西两端,刻有佛教四大天王的坐姿浮雕像,每尊雕像高2.75米、宽3.65米。东方持国天王提多罗吒怀抱琵琶,能护持国土,保护众生;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手握宝剑,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手缠赤龙,能以净天眼观察世界万物;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手执宝伞,以福德之名闻于四方。这四位天王均是佛教天龙八部天众中的天神,他们居于须弥山,分别守护着四大部洲(四大部洲为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记者注)。

53、。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54、作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居庸关内外在数百年的岁月中都是一片行人如织、车水马龙的盛景。站在由120块巨石铺成的云台券洞石道上,会产生一种穿越感,仿佛古时那些商贾马队、士兵将领、僧侣和百姓依然穿行其间。时间如白驹过隙,云台下曾经的喧闹不在,唯有云台门洞内那些见证了历史的精美浮雕还在讲述着这里往日的繁华。

55、斜照未沉悬碧玉,倒流将见吸长晖。

56、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

57、——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58、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59、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60、西陲锁钥云摧险,远眺祁连玉嶂间。

61、8。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62、遇到敌情时,敌楼内的士兵可由通道登上瞭望台,点燃预先备好的燃烧物,其他烽燧上的守军看到烟火便可迅速进入戒备状态。同时,相关的敌楼和烽燧也会将敌情信息传递到周边其他要塞和关隘,以共同抗敌。

63、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6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5、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66、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67、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68、居庸关所在关沟两侧峰峦巍峨起伏,山形各异,溪水潺潺。因为春、夏、秋三季植被茂盛,山花树木葱郁,所以居庸关长城又被称为“花木长城”。居庸关山、石、水、涧相融,形成了一幅雄奇俊秀的大美山河图。清乾隆皇帝曾为此地亲笔题写“居庸叠翠”四个字,并立石碑于居庸关城东南山。

69、元朝末期,石塔损坏严重,故明朝正统年间又在原有石台上修建了一座佛阁,名为“泰安寺”,供奉佛教“华严三圣”像。因为当时这座建筑高大宏伟,如在云端,所以后来人们便称佛阁为“石上阁”,称石台为“白云台”。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佛阁遭遇火灾被毁,只有白云台留存至今,而塔基座“云台”之名也沿用了下来。

70、二雁门关

71、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派开国元勋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关城,这也是明代首次修建长城关城。徐达指挥修建的居庸关关城规模十分庞大。据记载,其“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居庸关关城建成后,此地又设置守御千户所,到了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改升为卫,其下统领五个千户所,以为京师北面固防。

72、烽燧断垣遗迹在,羽书古堞陇丘芜。

7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4、明代时的居庸关筑有水关,南北关门两处均建有瓮城,关城外山势险要之处筑有烽火台、护城墩等防御体系。居庸关自建关之后,又经历过数次修缮,规模较大的一次在景泰初年,修缮工程在徐达督建的关城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并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完工。如今,在居庸关南关楼门额上的“居庸关”石匾上,还可以看到“景泰伍年捌月吉日立”的题记。景泰年间,居庸关城内设有衙署、庙宇、神机库、粮仓等多种设施建筑。居庸关的军事防御范围更是包括了岔道城、八达岭、上关城、南口以及居庸关关城共5道防线。可以说,此时对居庸关城的建设达到了历史顶峰。

75、燕塞雪,片片大如拳。

7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7、——杨守礼《三月巡边晓发夏城》

78、烽烟消散成遗筑,今岁青山遍野香。

79、六偏头关

80、考古学家宿白撰写的《居庸关过街塔考稿》中的内容显示,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云台进行修葺,并于券洞两侧补刻佛像。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完工。因此,据此内容可推断出,围绕在大佛像四周雕刻的千余小佛像,是在明朝正统年间增刻上去的。

81、5。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6。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82、诗《人字铁路》人格上去了民族尊严上去了隧道高坡山谷居庸关青龙桥八达岭狂风沙石峭壁詹先生啊你用雷电打钻用风霜测量用意志和知识架设桥梁一匹精瘦的毛驴标杆经纬仪踏瘦了四个倔强的年头满脸胡须站在八达岭的风口锋利如剑外国人的嘲笑畏畏缩缩詹先生你的“人”字铁路是中国人昂起头来而我的眼泪终究没有掉下来2、诗《赞詹天佑》天佑中华出栋梁,神州大地虎龙藏.生逢乱世风雷动,力挫群雄威武扬.尽瘁鞠躬酬铁路,忠心赤胆报家邦.傲然自立炎黄种,留下声名万古芳.

关于居庸关的诗句

83、易水悲歌惊日月,狼牙壮士照春秋。

84、券洞内的两个石壁侧面,共雕刻着十尊佛坐像,这十尊佛像便是十方诸佛。根据《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的描述,十方佛分别为东方善德佛、南方栴檀德佛、西方无量明佛、北方相德佛、东南方无忧德佛、西南方宝施佛、西北方华德佛、东北方三乘行佛、上方广众德佛、下方明德佛。十方佛均身披袈裟,面容慈祥,结跏趺(一种坐法,双脚互交,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记者注)稳坐于莲花须弥座之上,并有四种手结印:说法印、转法轮印、触地印、与愿印。十方佛又各有无数化身佛,因此每尊大佛像周围都刻有百余尊小佛像,云台门洞内石壁上共刻有佛像1060尊。

85、作为皇家驻跸之地,居庸关内还修建了寺院、花园和皇帝居住的宫室建筑,并在峡谷的南、北口(南口即今北京昌平区南口村,北口即八达岭)修建了两道大门,即居庸关的南北大门。此时,在居庸关已经形成了一处规模极为宏大的建筑群。

8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87、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8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89、——屈原《招魂》

90、在长城防线上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座著名的古关城,它是北京西北部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固关、倒马关、紫荆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又与山海关、嘉峪关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它,便是居庸关。

91、在南关城的瓮城之中建有一座关王庙,庙中供奉之神为三国时期的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羽是“忠义神武”的化身,在民间被称为“关老爷”,并被尊为武圣人。居庸关关王庙始建于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1442年),目的是借关公的神威保佑百姓,使恶鬼凶神不敢进入城内。关王庙为砖木结构建筑,坐南朝北,建筑面积为77.5平方米,庙内还塑有张飞、赵云、黄忠等蜀国名将像。

9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3、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94、明朝时,长城城墙通常以黄土和碎石夯筑,墙外部以砖包砌,并用石灰浆填充缝隙。墙体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墙被称为垛口墙,内侧墙被称为女墙,女墙又被叫做女儿墙。古代女子位卑,因此称女墙以“言其卑小比之于城”,同时其又包含“窥视”之意,被称为“睥睨”。

95、匈奴狼籍过沙碛,汉骑纵横出雪山。

96、东临碣石挥鞭处,漫道榆关禁海疆。

97、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98、远望云台凭地势,回看佛阁接岚光。

99、每个空心敌楼都有指挥官,依据所在位置的重要程度,每个敌楼分配到的把守兵力也不尽相同。明代刘效祖所著《四镇三关志》中记载:“极冲(重要)者,一垛四五人;次冲者,一垛二三人;稍缓者,一垛一人;缓者,二三垛一人。”

100、戈壁荒烟百草枯,雄居边隘漫尘途。

10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02、根据居庸关长城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云台上的浮雕造像从艺术风格上来说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雕刻艺术风貌。从雕刻的题材和内容的组合到每种造像的艺术造型都与同时期的藏传佛教雕刻艺术风格相同。

103、长城,世界上修筑时间最久、工程规模最浩大的古代防御工事,中国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104、咏芦芽山古诗芦芽山[宋]潘阆此地绝炎蒸,犹疑到不能。夜深如有雨,寺静若无僧。枕润连运石,窗明照佛灯。平生多贱骨,寒逼恐难胜。夜宿芦芽山[宋]潘阆夜凉知有雨,院静若无僧。人有识之者,阆潜复避迹。芦芽山[明]汪可受山势天连地,风光夏似春。老僧修转密,古寺为谁新?荷叶坪前客,莲花峰下人。芦芽有识者,坐久欲相亲。夏日游芦芽山访僧[明]赵梦麟芦芽标胜迹,崪嵂出层穹。华霍登临处,燕齐指顾中。仙台凌日月,玉笋挂霓虹。笳叶千寻叠,灵源一脉通。长松巢翡翠,怪石卧罴熊。幻色蓝还紫,苔茵绿间红。朱楼青黛锁,绀宇白云丛。碧洞寻高隐,丹崖遇远公。龙听传妙法,虎去悟真空。入定天花语,谈经贝叶风。安心浑脱惹,断想似无聪。陵谷犹归尽,豪华总向终。迷途今始觉,追往思无穷。芦芽山径想酒遣剧[清]傅山绿来无云树,山溪淙绿中。老树倒为桥,绿毛僵古龙。遇壑起疑难,卜度将焉从?批林得微径,愈觉独往雄。一转迷黝綟,峰桻争郁浓。无第亦可畏,随复虑有穷。天蓝漏树罅,药苗穿红雪。采药啮素雪,红玉呵洞胸。冷艳骏花眼,神上青芙蓉。想酒劳犊鼻,焉得村丑酉蒙?晴空映丹书,琥珀光玲珑。想极如活见,翻悔不专傭。榔粟双瓻来,醉死林花丛。昨到北沟滩,南山笔阁嵷。我已丧滩外,不复恋老侬。瞻言藏酒者,六百里之东。蒿亭枕麯卧,有酒无山松。岂念芦芽山,渴死侨黄翁?移志玩众妙,鸟语林莨聪。嘤鸣皆有侣,益伤鲜我同。名山亦何限?禽向唯双踪。四子者安往?汾射留元风。糠粃至今在,佳气窅郁葱。林丘诚大善,雷电殷蓊蓊。天声到岩岫,青绿凌霄冲。深情岐中岐,题诗不知终。芦芽[清]傅山五月芦芽积雪明,雪中红叶靓嫈女冥。益怜无热葡萄朵,肯傍繁华醉肉屏。芦芽白银盘[清]傅山芦芽秋雨白银盘,香蕈天花腻齿寒。回味自闻当漱口,不知瑶柱美何般!芦芽山[清]李日章奇峰瘦削高天云,芦芽仙草吹芳芬。平山蜿蜒振陈秀,林溪蟠屈青氤氲。俯视诸山跨州邑,岢岚名胜古所闻。我家山村正向北,轩窗面面敷幽畅。瀰涟异水泛青光,香翠溟濛隔青嶂。有时读书眼忽明,放笔如云墨池涨。一从随臣谢山灵,西入秦蜀俨趋庭。太华仙掌瞥眼过,瞿塘滟灏波走霆。平生蜡屐自兹始,行槎万里浮天星。南循汉江访赤壁,膝王高阁飞画鷁。东探岱宗扶泰松,中州艮岳欣再厉。居庸关外朔风吹,滹沱河边浪花激。频年更作江南游,花满吴门与越州。林屋东西青翠扑,金焦雨点烟中浮。元墓梅花虎丘月,武林花鸟西冷舟。天下名区阅几遍,时时一梦家山面。寄言猿鹤漫深情,烟霞满目多留恋。后来绾绶列朝班,入闽初莅饱烟鬟。石鼓奇绝武夷曲,澎门瀰漫山海关。再移姑孰行出守,青山白紵频回首。采石矶边太白楼,明月清风酹尊酒。昨年奉命守池阳,齐山九子郁相望。芙蓉青青植霄汉,吾生快意冬饮汤。山水为缘诚有命,芦芽信美是吾乡。汾河西流水清冽,管涔天柱犹丘垤。谓北江云杏霭中,依稀似与良朋别。濛游芦芽山书所见[清]岳观澜约侣同寻胜,探奇意不穷。识岐分野岸,问宿止山翁。石脊蹇蹄碎,岭颜樵烧红。溪洄声咽月,林矗影搔穹。树梢多于树,崧尖瘦亦崧。地偏山螟日,磴折雾飞虹。上下环而异,景光渐不同。拳峦皆个个,马道自淙淙。巧转黄娱耳,争鲜艳夺瞳。声色香互发,红紫绿交丛。扳险神逾王,憩凉意复匆。烹茶敲石火,槖食饱云葱。耸壑晴疑雨,虬涛翠泻沨。穿幽暑气薄,持戒俗缘空。虎啸鸣金悸,鹿呦选草丰。牧来腥隈隩,木拔委蒿蓬。路久行俨坠,嵌遥势欲翀。爽怀惟诧秀,豁目忽惊崇。塔毁金何涌,碑斑字亦蒙。洗磨认氏迹,指点说僧功。人杳苔封径,云深寒锁峒。身经荒院怯,心切危岩慌。霞云爱迷尘色,飂崷榃支晓濛。览观参法界,肃括淡明聪。壁列如仙掌,岩峥信鬼工。天丁铲涧绝,螺髻出烟隆。傍碧池开鉴,衣微石结宫。陟巅亲佛面,演梵悟泫风。凡圣指端见,人天想象中。徘徊良久立,疑信满予衷。有地堪逃俗,无山可避戎。诸天来牧马,缁众亦惊鸿。瓦砾沉龙象,楹甍复莽芃。讲堂余野燹,珠藏断残烘。大乘灵胡嘿,檀那伥若侗。灶寒壅石髓,砌响动秋虫。共道雨花地,何贻灰劫恫。自来游赏癖,仍是渴心懵。归路趋阳夕,投林谒远公。孤岑横砦邈,插汉短垣通。古刹栖厂曲,危楼构石豁。犬幽声似豹,僧老貌犹童。丈宣喧禅定,崖田供客充。伊蒲随意馔,顶礼视兹冲。纪胜追前代,凭窗吊往雄。登临频太息,促坐顷方融。龛照长松暮,钟鸣迭嶂东。落晖凝晚翠,夜深话层窿。栩梦时方觉,空门日已昽。相揖前径别,悟我有山容。芦芽山 [清]王继祖半岭常逢雪,山高鸟绝迹。攀跻愧无能,枯岩有定僧。松深尘不到,天近月为灯。阆苑于今在,鹤飞自可胜。芦芽山·南峰台[清]余克长阆苑山通鹿苑西,峰峰古刹隐前溪。涟河北泻千年水,锦帐东环万仞梯。虹映晚霞天路近,云回古涧寒垣低。遥看雨后清川色,红杏香风送马蹄。

10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6、4。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107、这是唐代的岑参用春风做喻,描写北方冬天大雪突降,大地一片白雪皑皑

108、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109、通过“靖难之役”取得帝位的明成祖朱棣曾长年驻守北方,并数次出入居庸关征战边塞,故其深知居庸关的重要性。明成祖朱棣曾如此评价:“居庸关路狭而险,北平之襟喉也,百人守之,万夫莫窥,必据此乃无北顾忧。”

110、在中国众多朝代变迁更替的进程中,居庸关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决定朝代兴衰的关键性作用。雄伟大气的关城建筑,更是华夏大地上不朽的历史瑰宝。

111、在居庸关曾上演过数场关乎王朝兴衰的战事,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这座饱经战火洗礼的雄关险隘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完颜部首领阿骨打(金太祖)因女真人不满辽国的剥削与压迫,向辽发动战争。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兵攻下居庸关,南下攻取燕京。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西逃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兵所擒,辽国灭亡。

112、《江雪》

113、今日贸迁多客贾,丝绸古道过天山。

114、比如说: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115、鼓角烽烟今已杳,兵戈羽檄昔犹长。

116、白话译文

117、云台遗存,文化瑰宝

118、云台浮雕造像中的这些汉藏艺术风格相融的现象,表明了元代是藏式造像艺术逐渐汉化的过渡时期。然而虽然在浮雕造像中出现了明显的汉化元素,但不可否认,在云台石刻浮雕中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仍占主流地位。因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云台石雕造像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9、雄峻雁门边隘险,敌楼扼要守危关。

120、公元1271年,忽必烈废除“蒙古”国号,定国号为“大元”。公元1272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公元1279年,蒙古军队在崖山海战中灭亡南宋皇统,元朝统一中国。

121、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

1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3、蓟城烽火旌旗猎,燕塞悲歌鼓角扬。

124、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居庸关的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其远望如在云端之意。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公元1342年一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

125、张洪斌

12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28、朝代更迭,烽火狼烟

129、过街塔是一种佛教建筑,它的主要功能是布施以及歌颂皇室的功德,使得从塔下经过的行人都能受到佛法的洗礼和护佑。建成后的居庸关过街塔共有三层,上层是佛教石塔,中层为石栏和石雕纹,下层是一座修有券洞的石台,当时的过街塔也被称为“西域浮屠”。

130、“始和羽骑出重关,风动南熏整旆还。凯奏捷书传朔塞,欢声喜气满人寰。悬崖壁立垣墉固,古峡泉流昼夜间。须识成城惟众志,称雄不独峙群山。”这是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得胜归来途经居庸关时写下的一首《入居庸关》。康熙帝在诗句中表达了众志成城的思想,也描绘出了居庸关壮阔雄伟的气势。

131、今我来思,雨雪载途。

132、悠扬驼曲犹萦耳,丝路花红绣画图。

133、长城防线上另一种著名的建筑是烽燧。烽燧又称烽火台,与敌楼不同,烽燧大多建于长城附近的山顶之上,每座相隔约5公里。烽燧以夯土筑成,一般为高约12米、边长约8米的方形建筑。重要位置的烽燧通常外砌有包砖。烽燧上设有垛墙,士卒可通过白天焚烟、夜晚举火的方式传报消息。

134、在券洞的顶部雕刻的是五位佛的曼荼罗图案。曼荼罗在梵文中意译为“坛场”“坛城”,是密教中的修持能量的中心。曼荼罗花又是佛教中的吉祥花,相传佛祖传法时便是手拈曼荼罗花。券洞顶部的五铺曼荼罗佛像分别为阿閦佛(又名不动如来)、普明大日如来、金刚手菩萨、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和释迦牟尼佛。券洞顶部残存的颜料表明云台券洞内石刻雕像在完工时应装饰有色彩。

135、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136、据史料记载,自西周起至清代,曾有超过20个诸侯国与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修筑时间长达2000余年。中国历代长城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北部的广袤大地上,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数据,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包括墙体、单体建筑、壕堑、关堡等长城遗产43721处。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37、关城内外,固若金汤

138、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13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41、江河血染豪情荡,千载丰功亘古流。

142、修复后的居庸关关城城墙,即居庸关长城,全长4142米。因为长城均依地势而建,所以长城的宽窄、高低不一,居庸关长城最宽处达16.7米,最窄处仅1.2米,西山部分长城比河道部分长城高出约370米。

14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44、汹涌黄河衔水远,崔嵬紫塞倚天长。

145、相传,明代大将军徐达北征时“屡有真武灵助之”,于是在居庸关北关城瓮城内建有一座真武庙,“真武”即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记者注),其为中国神话中的北方之神,也是道家所奉诸神之一的玉京尊神,在道教中其地位仅次于“三清”和“玉皇大帝”。这座真武庙建于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并于1997年修缮完成。真武庙坐北朝南,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庙门三间。正殿为歇山式屋顶,配殿和庙门为硬山式屋顶。真武庙为砖木混合结构,总建筑面积228.4平方米。庙内供奉有真武大帝,八大元帅,六丁六甲神将(即十二生肖),水、火二神以及青龙、白虎等神将。

146、《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7、云台整体由汉白玉条石砌成,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云台顶部四周建有汉白玉栏柱,栏柱下设吐水龙头。云台下建六角形券洞,门道长17.57米,贯通南北。洞门门面上方雕刻有佛教的法相装饰,其中,浮雕中央为一只大鹏鸟,其人面鸟身,嘴形似鹰喙,头戴以宝相花与金刚杵为装饰的束发冠。此形象为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巨型金翅鸟,名叫迦楼罗,其属于佛教天龙八部(佛教术语,指八种神道怪物)之一。金翅鸟迦楼罗两侧雕有七首蛇护法神名曰那伽(另有说法为龙子)。那伽为童女形象,身着百褶裙,长有龙尾,头后还生着七颗蛇首。因为迦楼罗以蛇族为食,所以其身体与手臂上均缠绕着小蛇,同时,其两只利爪也分别抓着身旁的七首蛇护法神那伽。在那伽下方雕刻的是一种龙首鱼身的长鼻怪兽,其名为摩羯鱼,是佛教中的一种神鱼,也是古代印度人民尊奉的海洋之神。大藏经《一切经音义》云:“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摩羯鱼形象的产生也被认为是源于古代先民对于鲸鱼的自然崇拜。

148、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149、三居庸关

150、2。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151、曾闻顾命胡兵出,犹有班师汉将还。

152、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153、登高追忆千年事,散尽硝烟永留芳。

15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55、——毛滂《踏莎行·元夕》

156、在《汉书·地理志》中,亦有“上谷郡居庸有关”的记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居庸关开始修筑长城。北齐年间,居庸关成为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关隘,兼有军事与贸易双重功能。

157、唐·刘长卿

158、10。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11。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59、云台浮雕中的佛造像也同样受到了汉地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影响。比如,佛像面部均较为方正宽平,眉眼平直,明显缺乏藏传佛教中挑眉尖脸的形像特征。佛像上表现出的立体写实式衣褶,也与藏传佛教造像惯用的刻画手法差异明显。

160、周秦故垒添新雪,燕赵清笳弄夕阳。

16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162、9。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163、。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64、七紫荊关

165、高岑峻岭燕山秀,巨壑危峰蓟阙丘。

166、东仰西隅万仞苍,屏藩九塞势雄强。

3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