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描写薛宝钗的诗句
1、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2、寡嫂闺中赋诗忙,帮人帮己守空墙。身单在院心不但,思起夫珠只惆怅。
3、思迎春
4、第三十回宝玉说宝钗:“怪不得他们那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5、白玉堂——参见《护官符》注。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
6、——《红楼梦》第二十八回2、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7、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8、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道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子摇了一摇,伸手擎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听了这曲子,眼看着芳官不语。——第六十三回
9、贾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10、书中第一次描写黛玉的美是第二回通过王熙凤之口说出的。
11、生于末世运偏消.
12、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13、人物外貌: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
14、——《红楼梦》第二十八回4、宝玉掀开帘一跨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15、贾惜春
16、寿夭多因诽谤生。
17、其实,我觉得这样理解是片面的,因为在这里所言“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主要是指黛玉的处世为人方面不如宝钗,也就是说她的人缘不如宝钗,而且黛玉的形象太瘦弱,不如宝钗身子骨结实,所以上述描写主要是包含这层意思。
18、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风尘。
19、吟黛玉
20、王熙凤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这样说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那么试想一下,王熙凤自己本身就是个风华绝代的大美女,她本人见过的美人也肯定不计其数,而她见到黛玉感到这才是天下最标致的美女,可见黛玉之美是超过了王熙凤所见到的所有美女,其中也应该包括秦可卿。
21、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曹公说黛玉要胜过西施三分,而书中把宝钗比做杨贵妃,那么西施应该在杨贵妃之上,再加之黛玉胜过西施三分,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在说黛玉比宝钗更美吗?我想,一部分读者认为黛玉不如宝钗美,大概都是从“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段文字中理解的,好象意思是无论品格还是容貌,林黛玉都不如薛宝钗。
22、红楼梦中没有金陵十三钗,只有金陵十二钗。
23、之后,贾宝玉摔玉时还把林黛玉比作神仙似的妹妹。
24、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25、倒谨遵三从四德,伪淑劝人反遭恶.虚情假意人皆知,落得独自守空帏。
26、”通过曹雪芹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生动传神的肖像描写来进行比较,二人到底谁更美呢?我认为,林黛玉是书中所刻画的形象最美丽的女子,她的美显然要超过薛宝钗的。
27、元春:
28、潇湘袅娜绰风姿,一语惊破教人痴。轻轻泣声惊花鸟,颦儿容貌绝世希。
29、”在第八回中是这样描写宝钗的:“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第二十八回,描写宝玉要看宝钗戴的红麝串,可是因为宝钗“生的肌肤丰泽”,所以好不容易才褪下来。
30、紫菱迎春雪未化,定律写诗把春报。一手好字人惊叹,容貌绝伦遭人薄。
31、描写金陵十二钗的诗句
3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33、王熙凤
34、晴雯
35、天资聪明,博学多才,不喜欢涉及是非,懂得明哲保身,性格冷静随和!
36、宝钗体态丰满,肌肤白暂,宝玉有次见了好雪白的一段酥臂,也不觉动了艳羡之心,想摸一摸。
37、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38、我们再来看看有关薛宝钗的肖像描写,第五回中写道:“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39、答,红楼梦里只有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三钗是冯小刚的电影,说的是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40、宝钗体态丰满,肌肤白暂,宝玉有次见了好雪白的一段酥臂,也不觉动了艳羡之心,想摸一摸。——《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41、”小说第二十五回当宝玉和凤姐遭魔法暗算而中邪,众人乱作一团时,薛蟠却被黛玉的美貌所吸引:“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42、才孝兼备少入宫,贵妃回府泪满容。戚戚呜声满红帏,德人寂寂殒宫墙。
43、金陵十二钗一词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正册人物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史湘云,妙玉,王熙凤,巧姐。
44、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45、身为下贱,
46、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47、悲熙凤
48、千里东风一梦遥.
49、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50、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51、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52、念探春
53、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54、”这段精彩的描写,把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刻画的栩栩如生。
55、《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贾宝玉与众姊妹们夜间开宴会,期间大家觉得干喝酒也是无趣,就提出玩抽花签的游戏,结果一摇签,却抽中了薛宝钗,她成了第一个抽签之人,且看书中记载:
56、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57、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58、赞湘云
59、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的电影名称。
60、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61、客观的描写薛宝钗是个近乎完美,无可挑剔的女孩,容貌丰美,德才兼备,端庄大方,特别是会为人处事,赢得贾府众人一致的好评,虽然她有才华有品德,但是终归是个女儿家,在封建阶级统治下的时代,也只能安分守己,恪守传统道德,做一个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
62、贾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63、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64、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
65、”尽管,红学界对宝钗的发脾气有着不同注解,但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宝玉的话触到了宝钗的短处,也就是说宝钗体型太胖,甚至于到了影响美观的程度。
66、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67、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68、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69、临江仙(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注释]
70、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71、书中写道:“细看形容,与众个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72、“万缕”二句——意谓不管柳絮是否从枝上离去,柳树依旧长条飘拂。喻不因别人对我的亲疏而改变自己固有的姿态。
73、出闺:大轿从大门进来,家里细乐迎出去,十二对宫灯排着进来,倒也新鲜雅致。傧相请了新人出轿,宝玉见喜娘披着红,扶着新人,幪着盖头。傧相喝礼,拜了天地。请出贾母受了四拜,后请贾政夫妇等登堂,行礼毕,送入洞房。那新人坐了帐,就要揭盖头的。
74、何以见得呢?因为,从常理上讲,男人夸女子长的美,女子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有发脾气的道理?杨贵妃也是四大美女之一,宝玉将宝钗比作杨贵妃,这等于是把她拿四大美女相提并论,宝钗为何不暗自高兴反而动了怒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宝钗认为宝玉是在用杨妃来挖苦她,是在揭她的短。
75、忆李纨
76、“蜂围”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有人以为是以蜂蝶之纷乱比飞絮,亦通。
77、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7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79、史湘云
80、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81、清明涕送江边望,
82、风流灵巧招人怨。
83、在第二十七回,宝玉和黛玉共同读《西厢记》之后,贾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84、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85、憨云醉眠石芍阴,花露滴面倦容新。一缕飞云逝湘水,旧友怎堪梦入今。
86、清高孤女守铁槛,命不该绝两相难。一日又复一年去,惟有孤志身相伴。
87、巧姐
88、这时,宝玉注意到了宝姐姐的“雪白一段酥臂”,并产生了这样的念头:“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在他身上”。
89、薛宝钗
90、时宝钗
91、贾探春
92、贾迎春
93、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94、咏妙玉
95、——《红楼梦》第八回
96、道惜春
97、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98、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99、”这时,从来不发脾气的宝钗却大怒,而且红着脸冷笑着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做得杨国忠的。
100、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101、“金陵十二钗”人物对应的诗句:
102、秦可卿
103、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104、不要随便联系,红楼梦和金陵十三钗没有直接联系。
105、”可见黛玉之美已到了醉人的程度。
106、凤姐早已防备,请了贾母王夫人等进去照应。宝玉此时到底有些傻气,便走到新人跟前说道:"妹妹,身上好了?好些天不见了。盖着这劳什子做什么?"欲待要揭去,反把贾母急出一身冷汗来。宝玉又转念一想道:"林妹妹是爱生气的,不可造次了。"又歇了一歇,仍是按捺不住,只得上前,揭了盖头。喜娘接去,雪雁走开,莺儿上来伺候。
107、首先,“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奇妙的是,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恰恰暗示了薛宝钗的最终悲剧结局,先来看下这首诗:
108、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109、贾宝玉不同于一般人,他勤于思考,有时候对着落花、飞鸟、游鱼都能自言自语一天,所以在听到“任是无情也动人”时,他的心绪将是无比复杂的,若要面面俱到地回答,恐怕要分成两个方面来回答。
110、她的命运和结局也充满了悲剧色彩,正如她的判词所说,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
111、描写“薛宝钗”外貌的古诗有:
112、《牡丹花》罗隐
113、贾元春
114、“任是无情也动人”,仅仅七个字,可却让贾宝玉反复品咂,甚至一时间忘情发起呆来,为何贾宝玉会这般失态呢?这七个字到底有何奥妙?
115、另外,第三十回当宝玉说道:“怪不得他们那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116、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侬华过此身。
117、神仙妃子缘本应,一派绝貌无人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8、当然是这首了: 临江仙(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释] 1.白玉堂——参见《护官符》注。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 2.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3.“蜂围”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有人以为是以蜂蝶之纷乱比飞絮,亦通。 4.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 5.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6.“万缕”二句——意谓不管柳絮是否从枝上离去,柳树依旧长条飘拂。喻不因别人对我的亲疏而改变自己固有的姿态。 7.青云 ——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鉴赏] 宝钗与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划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黛玉对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评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宝黛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象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宝钗和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宝钗最终仍不免被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119、才自精明志自高,
120、心比天高,
121、理家才能闺中秀,哪似潇湘泪长流。命中粉桃着贵婿,叫人怎得不怜羞。
122、林黛玉
123、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124、年幼画才惊天下,长卷宫图连春夏。技艺多才令人痴,年少佳人轻琐忆。
125、泣元春
126、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127、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128、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129、如果我们再对照第二十八回宝钗褪手腕上的红麝串很费劲这一细节,便可以想象得出薛宝钗其实胖的有点蠢,从这点来看,她的身材就远不及黛玉秀美。
130、——《红楼梦》第五回3、再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131、宝钗黛玉:
132、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133、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134、书中对黛玉的肖像描写最精彩之处莫过于通过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的观察。
135、“任是无情也动人”对宝钗结局的悲谶意味
136、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