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描写介子推的诗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2、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3、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在重耳避难在外逃亡期间,对重耳忠心耿耿,前后长达19年。他为重耳得以重返晋国,当上晋国国君起到了重要作用。

4、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吧

5、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7、晋公子重耳的流亡团队总共也没有多少人,就算介子推才能不是特别出众,重耳对他割股啖君的行为怎么能说忘就忘呢?介子推只怕是为此而失望透顶了。

8、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9、介子推死后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10、一、《寒食野望吟》

11、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12、东周贤良介子推,

13、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14、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15、主人已登君位,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不如归去做个闲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16、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17、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18、清明时节,雨风风。路上行人欲断魂。

19、割肉啖君世人知。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割股食君"实乃"食国",正是中华民族正道爱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

21、唐·白居易

22、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23、“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首诗表达了介子推劝说晋文公要清政,但是首句还是在强调自己割肉奉君的历史功勋。

24、介子推写的最有名的诗是:

25、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26、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27、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28、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29、千年民俗骚客诗。

30、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31、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尔

32、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33、三、《途中寒食》

描写介子推的诗句

34、一个人绝不会仅仅因为用憎恶的眼光看待世人就能显出他的优越。——夏多布里昂

35、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36、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37、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38、不争功名归林隐,

39、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40、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周朝晋国(今山西介休)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晋国贤臣。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忠心耿耿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41、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42、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43、内容拓展:

4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老人说,清明要明,也就说要好天,谷雨要雨,天最好下点雨。来年庄家好,能得到大丰收!清明吃清圕。清明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都会用各种不同方式记念自己已故的亲人。

45、二、《清明夜》

46、古往今来淡泊名利的名言不少,这里选取其中有名两条: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在《诫子书》里的话。二、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月份《满江红》里的两句诗。

47、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48、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49、介子推写过诗

50、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51、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52、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5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4、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55、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56、唐·宋之问

57、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58、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59、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60、其诗如下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61、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62、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

63、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64、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65、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66、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辅佐晋国公子重耳,历尽千辛万苦,最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但是,这之后介子推回家侍奉母亲,鄙弃利禄功名,隐居绵山。最后在火烧绵山中去世也不愿出山为官。

67、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介子推的行为并非忠君而是爱国,以后世儒家评价必为"忠君之典范",而成为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这实在是对介子推之毁誉啊!以后人的价值观将其行为定义为迂腐愚昧是错误的,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庭坚《清明》)。

68、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3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