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描写草木花繁的句子
1、概括本文中心:
2、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美呀!??♀️??♀️??♀️??♀️??♀️
4、陶渊明【东晋】
5、(32)遂:于是,就。(33)间隔:隔断,隔绝。(34)乃:竟,竟然。
6、六、理解性默写
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24)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25)来问讯(26)。自云先世(27)避秦时乱,率妻子(28)邑人(29)来此绝境(30),不复(31)出焉,遂(32)与外人间隔(33)。问今是何世,乃(34)不知有汉,无论(35)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36)所闻,皆叹惋(37)。余(38)人各复延(39)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40)云:“不足(41)为(42)外人道也。”
8、【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9、一曲新词酒一杯,
10、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就看见一座小山。山脚下有一个小洞,隐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就扔下船,从这个小洞走进去。刚开始特别狭窄,仅仅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发现一下子就)开阔敞亮了。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整齐齐。(周围)有肥沃的田地、明净的水塘,桑竹环绕,田间小路互相通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见。人们来来往往,在田间耕作,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老少少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
11、扶沿着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缘沿着缘故,缘分
1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3、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14、六朝如梦鸟空鸣;
1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6、(10)初:刚刚。(11)极:特别。(12)才:仅仅。
17、一义多词
18、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9、开朗开阔而明亮思想、性格、心胸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如此像这样这样
2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不希望外人扰乱这里和平宁静的生活。
2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2、??太多了……今天就和友友们分享这些吧。
23、(44)得:找到。(45)扶:沿,沿着。(46)向:原先。
24、寻不久寻找延邀请延伸,延长
25、交通互相通达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
26、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7、唐·韦庄《金陵图》
28、(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便沿着从前的路,到处留下记号。到了武陵郡城,(他)如此这般地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太守。太守当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桃花源),寻找以前做的记号,可不久就迷了路,再也找不到路了。南阳郡的刘子骥,是一个声望很高的人,听说这件事,兴致勃勃地计划前往。结果没实现,不久他就染病死了。后来就没有问路的人了。
29、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0、《桃花源记》中,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31、(22)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借指儿童。髫:小孩下垂的短发。
32、②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要、延:邀请。
33、一道残月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
34、夕阳西下几时回?
35、薛涛《送友人》
36、【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37、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8、(4)英:花。(5)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6)甚:非常。
39、⑦未果。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40、所谓的“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当中客观的现实景物和作者的主管情感结合为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由寄寓作者情感的各类意向组成,古诗当中的意境可以指由意向组成的画面或者场景,比如春天落花,柳堤送别,开阔的江面等均可作为意境。而意境要优美可以是在自然景象当中的,比如春天鲜花盛开等。既要优美又要凄惨,所谓的“凄惨”应该是指作者看到优美的景象但是内心所想却与周围的景物格格不入,这种内心的情感可以是宦海的失忆,与有人的分别,与恋人的分别,感叹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宏大等。最典型的有以下的诗歌:
41、五、字词、句式
42、第三段--写桃花源人热情接待渔人。
43、无情最是台城柳,
44、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45、《桃花源记》中,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是:————
46、杜牧《暮江吟》
47、二、原文
48、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不久)舍便舍船(动词,扔)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49、桃花源只是作者以及无数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体现。它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写桃花源无迹可寻,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50、描写桃花源宁静自然的生活图景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1、既已经关系连词,既然俨然整齐的样子形容很像
52、(41)足:值得。(42)为:向。(43)既:已经。
53、说明:桃花源环境宁静优美,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
54、d.问所从来:问(之/渔人)所从来。
55、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56、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5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58、①为桃花源外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②为桃花源外的人从没有过上安宁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5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60、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意图是什么?
61、【无人问津】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
62、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6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64、规:计划,打算。(56)未果:没有结果,意思是没有实现。
65、为了心爱的人,哪怕被相思折磨得消瘦也是值得的,尽管瘦的衣服都已经显得宽大了,也始终不后悔。
66、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7、一词多义
68、无论不要说用作连词,不译鲜美鲜艳美丽食物的味道好
69、词类活用
70、⑤不复出焉。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71、一、文学常识
72、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73、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4、看到渔人,竟十分吃惊,问(渔人)从哪儿来,(渔人)仔细地回答了他。(他们)便邀请(渔人)回到家中,摆酒杀鸡做饭。村里听说有这么一个人,都来询问消息。(他们)自己说祖先躲避秦朝时的动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就跟外界的人隔绝了。问现在是哪一朝,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都长叹表示惋惜。其他的人又一一延请(渔人)到家里,都拿出酒和饭菜。停留了几天,就辞别离开。这里的人告诉说:“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这里的情况)。”
75、假如太守找到桃花源,后果是:桃花源人重新过上痛苦生活。
76、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
7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有:
78、问讯询问消息询问,问候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79、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80、(50)如此:指发现桃花源的事。(51)即:马上。(52)志:标记。
81、?和友友们一起分享意境优美凄惨的古诗词?
82、特殊句式
83、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84、苏轼的《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感慨宇宙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但是其中表达的是乐观的精神:宇宙虽大,而我只要珍惜有限的空间与时间,享受当下即可。同类型的诗歌还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85、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86、表现陋室主人厌恶庸俗生活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7、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8、间隔隔断,隔绝指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足不值得不够
89、(53)高尚:高洁。(54)欣然:兴致勃勃的样子。(55)规往:打算前往。
90、(23)怡然:愉快的样子。(24)要:通“邀”,邀请。(25)咸:都,全。
91、江雨霏霏江草齐,
92、本文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93、(47)志:标记。这里指做标记。(48)及:到。(49)诣:到……处所。
94、本文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95、小园香径独徘徊。
96、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97、记:古代一种文体,它用来记载事物或发表议论,有时也用于说明。
98、作者虚构了这样的社会,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也表达了对人人平等、人人劳动、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尽管当时的社会无法实现,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99、渔人进入桃花源,见到了什么景色?说明了什么?
100、第二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
101、④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102、作者虚构这样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有什么目的?
103、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04、意境,是诗词的灵魂,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中华意境凄美的古诗词很多,现举三首为例:
105、b.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106、①林尽水源。尽: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107、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①山有小口;②初极狭。
10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109、③复前行。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110、似曾相识燕归来。
111、四、译文
112、②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113、七、简答题
114、(57)寻:不久。(58)问津:问(通往桃花源的)路。津:渡口。
11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16、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7、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18、《桃花源记》中,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
119、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0、首推李清照的声声慢
121、本文写法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充满了传奇色彩。
122、(13)豁然:开阔的样子。(14)开朗:开阔而明亮。(15)舍:房屋。
123、我来回答:
124、中中无杂树(中间)晋太元中(年间)其中往来种作(里面)志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125、概括段意:
126、本文出现的成语: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无人问津、不足为外人道。
127、(35)无论:不要说。(36)具言:陈说,叙说。(37)叹惋:叹息,惋惜。
128、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29、桃花源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强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
130、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沿着小溪往前走,忘了走了多远的路。忽然遇上一片桃花林,小溪两岸几百步内(全是桃树),中间没有其他树,绿草如茵,香气袭人,桃花纷纷落下。渔人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
131、王维《山中秋暝》
132、c.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133、第四段--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人也没找到桃花源。
134、字音、字形
135、既(43)出,得(44)其船,便扶(45)向(46)路,处处志(47)之。及(48)郡下,诣(49)太守说如此(50)。太守即(51)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52),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53)士也,闻之,欣然(54)规往(55)。未果(56),寻(57)病终。后遂无问津(58)者。
136、三、注释
137、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1)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2)数(3)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4)缤纷(5)。渔人甚(6)异(7)之,复前行,欲穷(8)其林。
138、③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出酒食。悉、咸、皆:都。
139、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原因:桃花源的情况好,他也想让别人来这里过上好的生活。
140、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41、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42、(1)缘:沿,沿着。(2)夹岸:两岸。(3)数:几。
143、第一段景物的描写带有神秘色彩。作者这样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144、(16)俨然:整齐的样子。(17)属:类。(18)阡陌:田间小路。
145、桃花源人的人物形象:热情淳朴、热爱和平,过着安定美好生活的人们。
146、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47、(20)悉:都。(21)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借指老年人。
148、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49、夹(jiā)岸缤纷豁(huò)然开朗俨(yǎn)然阡(qiān)陌(mò)黄发垂髫(tiáo)怡(yí)然邑(yì)人遂(suì)叹惋(wǎn)诣(yì)遣(qiǎn)刘子骥(jì)问津(jīn)
150、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151、依旧烟笼十里堤。
152、表现陋室主人以古代贤人自比,表达安贫乐道情怀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53、(29)邑人:同乡。(30)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31)复:再。
154、【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155、(38)余:其他的。(39)延:邀请。(40)语:告诉。
156、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5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58、④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人语云。道、云:说。
159、为什么桃花源人“皆叹惋”?
160、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16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162、去年天气旧亭台。
163、②省略句
164、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65、⑥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166、桃花源记
167、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68、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陋室铭》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表现陋室主人清雅生活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69、暗示将会出现奇景,为下文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170、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71、陶渊明
172、王维《鸟鸣涧》
173、①缘溪行。便扶向路。缘、扶:沿着。
17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释义: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175、古今异义词
176、之忘路之远近(的)闻之,欣然规往(代词,代这件事)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177、无可奈何花落去,
178、阡:南北走向的叫阡。陌:东西走向的叫陌。(19)交通:互相通达。
179、第一段--渔人无意间发现了桃花源的入口。
180、《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181、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182、(7)异:感到惊异。(8)穷:尽。这里指走到……尽头。(9)舍:扔。
18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描写西湖六月优美景色的诗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以景写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84、词语古义今义词语古义今义
18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9)船,从口入。初(10)极(11)狭,才(12)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13)开朗(14)。土地平旷,屋舍(15)俨然(1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7)。阡陌(18)交通(19),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20)如外人。黄发(21)垂髫(22),并怡然(23)自乐。
186、(26)问讯:询问消息。(27)先世:前辈,祖先。(28)妻子:妻子儿女。
187、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字元亮,世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