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桃花源记中描写山的句子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旨:意义,目的:意旨。

2、故:原先;原来。

3、下注:向下流泻。

4、下面是李澄中《游桃源山记》的原文、注释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作者:陶渊明

7、逃焉:逃往那里。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8、《核舟记》

9、滋:滋生;产生。

10、几:桌案。

1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12、全文: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洑(fú)流:原指回漩的水流。这里是动词。

15、桃花变成传奇田园风光,表达是个百里挑一、不折不扣的美人儿。

1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7、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18、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9、废:荒废;放弃不用的。如宋·姜夔《扬州慢》:“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2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1、桃花源记中把桃花林描写的美好娴静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2、苍沙:青沙。

23、第二天经过桃源县,到了绿萝山下,山峰极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马雪涛(景点名,桃源八景之一)前,(因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进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大概有上千棵桃树,两边如设锦帐,地上的花瓣有几寸高,泉水细细的流淌。沿着水向上寻找源头,越走越高。石头被泉水侵蚀,都像峭壁一样。

24、田园风光的句子简短,既是岁月留下的创伤。

25、缘:动词,攀缘。现在也写作“攀援”。

26、译文:邀请客人回家,拿出美酒杀鸡做菜,村中其他人听闻有这样的外来人。都拿出自家的酒菜招待。

27、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2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9、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30、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①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男有分,女有归③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4.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

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2、关于桃花源的唯美句子,让你还没注意的时候。

33、描写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我可否余生伴你身侧。

34、赏析:

35、率:一律、一概;大都。

36、悬泉:原形容漏壶滴出来的水。这里指瀑布。

37、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0、杳(yǎo):幽深;渺茫。

4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2、在《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化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43、高岸:高崖,高峻的山崖。

4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xiá),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46、③夫妇人小子无不知有桃源者,以其得渊明之记而传也。今观遇仙桥,石床石几,恍惚若鬼物,是岂渊明之旨邪?且溪口皆崇山峻岭,欲问渔人舍舟之所而亦无焉,其非渊明所记无疑,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古今变迁而然邪?抑渊明好奇,偶有所闻,率而漫笔,而不核其实邪?又或痛义熙之乱,欲得所为不知魏晋者而逃焉,有所托而寄慨邪?然则士君子欲以文辞垂后世,固宜确有所据焉。勿徒快意一时,使传闻异词,滋后人之惑也。

47、(《小方壶斋与地丛钞》)

48、《大道之行也》

49、(1)在源内景致的句子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0、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4.视端容寂

51、《短文两篇》

52、石齿:齿状的石头。亦指山石间的水流。这里指石头。

53、奉使:奉命出使。

54、《春望》

55、有所:有什么。

56、率而:轻率;随意。而,形容词词尾。

57、《石壕吏》

58、平台: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59、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芳香的野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60、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61、回道:回归途中取道。道,动词,取道。

62、垂:流传。

63、所为不知魏晋者:意为“所谓‘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的人们所生活的地方”。所为,即“所谓”。不知魏晋,即《桃花源记》中所说的“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者,……的地方。

6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65、久之:过了很久。之,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补足音节,无实义。

66、恍惚:仿佛;近似。

67、【注释】

68、①余读渊明《桃花源记》,谓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外人,未尝谓其为先也。

6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70、描写桃花的优美语段,窗户旁的单车还孤单吗。

桃花源记中描写山的句子

71、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是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72、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73、斑驳:色彩错杂貌。

7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7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6、这里的妇孺没有不知道桃花源的,是因为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才流传开的。现在我看这里的遇仙桥、石床和石桌,就好像是鬼怪一样令人怪异惊惧的事物,这些难道真是陶渊明所说的地方吗?而且溪水两边都是崇山峻岭,想问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说的“渔民弃舟登岸”的地方也没人知道,这里不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记述的地方是毫无疑问的,难道(是因为)高崖变成山谷,山谷变成山陵,古今变迁而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吗?还是(因为)陶渊明好奇,偶尔听说了这样一个地方,于是随意走笔,并未查证核实它的是实际情况呢?又或者(是因为)痛惜“义熙之乱”(义熙之年间社会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想找到一个所谓“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的人们所生活的地方而逃往那里,同时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寄托的感慨呢?既然这样,那么士人和君子们想凭借文章流传后世,本来就应当确实有所依据啊。(千万)不能只逞(自己)一时之快,而让传闻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使后人产生困惑啊。

77、②庚午秋,余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宫。东有桃源山,从小径入,初甚狭,久之至八卦亭。亭前多古碑,率斑驳不可读。东上有方石,为遇仙桥,水流其下,甚甘洌。南岸多方竹,有亭,今废。乃用两童子扶掖,策杖缘磴道,侧足石齿间。数折得平台,延袤可丈许,有石几,列石墩三。东壁悬泉下注,洑流苍沙中,求所谓“鸡犬”、“桑麻”者,盖杳不可得矣。土人曰:“南峰下故有洞口,其中乃秦人隐处也。前数年尚为深潭,今沙砾日积,已深二丈余矣。”

7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9、注释

80、《桃花源记》中把桃花林描写得美好娴静的句子是:

81、外人:外面的人。指人世以外的人。

8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84、盖:连词,因为;由于。

85、甘洌:也作“甘冽”。甘美清澄。

8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8、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89、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9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1、异词:不同的言论和意见。

92、侧足:置足;插足。

9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4、东上:从东边向上走(爬)。

9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96、桃花源记是魏晋陶渊明写的,是一个鬼故事。(因为游桃花源的这个人在没多久就病死了。)

97、译文:

98、《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99、(清)李澄中

100、核:查证;核实。

101、求:寻找;探寻。

10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0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04、文辞:亦作“文词”。文章。

105、游桃源山记

10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7、磴道:登山的石径。

108、全文如下:

109、三男邺城戍 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10、《望岳》

111、鬼物:鬼;鬼怪。喻指令人怪异惊惧的事物。

112、

11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14、惑:疑惑;迷惑;困惑。

1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7.莲,花之君子者也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 牡丹 正衬 反衬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6、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7、(2)形容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18、《桃花源记》中的名句都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19、延袤:绵亘;绵延伸展。引申为长度和广度,又指面积。

120、我读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时候,文中讲到“桃花源”里面“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狗之声到处都听得见”的景象就如同人世以外的世界,(我却)不曾认为(陶渊明师说)他们是先民的意思。

121、数:读作硕,副词,屡次;多次。

12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7.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怡然自乐、鸡犬相闻、与世隔绝、老死不相往来。

123、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124、庚午年秋季,我奉命出使云南南部地区,归途中取道桃川宫。(它的)东边有座桃源山,(我们)从小路进入山中,起初(道路)非常狭窄,(走了)很久之后来到八卦亭。亭子前面有很多古碑,(碑文)都(已经)色彩斑驳,残破不堪,无法辨认了。从东面向上走,(路边)有一块方形大石,是遇仙桥,山泉从桥下流过,泉水特别甘甜清澈,泉水南岸长着很多竹子,岸边有个亭子,现在荒废不用了。于是让两个小童仆搀扶着我,拄着手杖沿着石径攀缘,我在列如牙齿的石路上艰难前行。经过多次折转来到一个平台,长宽约一丈左右,(平台上)有石桌,还摆着三个石墩。东面山壁(一条)瀑布向下流去,然后回旋在青沙石中,寻找《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鸡狗之声到处都听得见”以及“种植桑麻”的地方,大概因为太过幽深渺茫而找不到了。当地人说:“南面山脚下原来个洞口,洞里面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秦人隐居生活的地方。前几年还是一个深潭,先自爱沙砾一天一天积累,已经深两丈多了。”

125、【译文】

126、哈哈,跑题了,关于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我觉得最有名的是描写景物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说的是有一个武陵人以打渔为生?,顺着溪水遇到了一片桃花林,没有别的树,芳草鲜美,落花纷纷散在地上。好美啊

127、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128、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9、扶掖:搀扶。

130、读:读取。这里指辨认。

131、漫笔:犹随笔。

132、踞:蹲坐。

133、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即当地人。

13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35、可丈许:约一丈左右。可,副词,大约。许:副词,左右。

13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7、抑:或者;还是。

138、夫:读作福,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139、桃花源记中写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40、策杖:拄杖。也称杖策。

141、隐处:犹隐居。

14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3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