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句子
1、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显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2、通过对外形的整体描写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3、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4、然而,当孔乙己热心教“我”识字时,“我”虽社会地位低下,却看不起他,甚至用淡漠而轻视的态度“回过脸去,不再领会”他,反倒觉得他的言行“好笑”。“我”的行为和态度无不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对人们思想灵魂的腐蚀力量,这也难怪孔乙己自始至终舍不得脱下代表他身份的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了。
5、“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满口之乎者也”是他迂腐性格中的一个特征。他想通过这独特的语言表明自己读书之多,与众不同,巧妙的是这独特的语言也正好反映了他受封建教育的毒害之深。别人说他“偷了人家的东西”时,他还“睁大眼睛”分辩说,这是“凭空污人清白”,甚至还绷着“涨红的脸”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并且还用什么“君子固穷”的话“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使“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他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往上爬,但苦读半生竟“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于是人们禁不住向他发问“你当真认识字么”时,他还自命清高地显出一幅“不屑置辩的神气”,直至后来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后,还苦苦恳求掌柜不要取笑他,并口口声声地说这是“跌断跌……”凡此种种,足见孔乙己这种麻木不仁,至死不悟的迂腐性格的可笑,这种自视清高的可怜、可鄙、可悲命运的可笑,由此可见封建思想意识的劣根性在他头脑中的盘根错节和根深蒂固。总之,孔乙己一登台亮相,作者就通过对他的身份、肖像、穿着、语言及绰号的描写、介绍,展示了他的现实处境与思想意识的矛盾、可笑。
6、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7、四处,实际是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人很开心,可见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贱踏.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名众的活力,热情和同情心都被扼杀了,变得麻木不忍仁,自私冷酷.突出了孔乙己地位的底下.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这样作品的反封建意义就加深了.
8、孔乙己那迂腐的性格可笑
9、孔乙己出场时对他的外貌作了这样的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这一段肖像描写,传神地表现了孔乙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
10、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11、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
12、二、麻木和愚昧的喝酒的短衣帮对他的冷酷无情的嘲笑
13、第五部分(12—13):写孔乙己的结局。用猜想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
14、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
15、正面描写例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穿长衫,排大钱,给孩童豆子吃。
16、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17、四、酒店掌柜对孔乙己的冷酷、欺凌、玩弄般的取笑
18、就其“笑”的情态及类型而言,则不外乎以下四种:
19、第三部分(7—8):写孔乙己和孩子,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
20、小说写众人(短衣帮)对他的嘲笑有三次:一是“孔乙己一到酒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这是众人在嘲笑他偷窃后脸上新添的伤疤;二是笑他一生苦读圣贤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悲哀命运;三是笑他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还苦苦地为自己的偷窃行为作辩解的可怜、可叹。
2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捋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是《孔乙己》中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描写。站着喝酒的都是短衣帮,穿长衫的都是踱进屋内坐着喝,孔乙己却是介乎两者之间。“唯一”二字,看似普通,然而正是这两个字道出了孔乙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是总写一笔。2、语言神态描写: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22、通观全篇所写有关孔乙己的“笑”共有十二处:1.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2.孔乙己一到店里,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3.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4.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5.在这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6.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7.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8.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9.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10.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11.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12.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23、第二部分(4—6):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嘲笑声中得到鲜
24、《孔乙己》外貌特征
25、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26、孔乙己是被封建思想和封建教育制度摧残至死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扭曲的性格里有许多可怜、可鄙而又可笑的东西。孔乙己自身的“可笑”表现在两个方面:
27、写作手法
28、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惨画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
29、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部特征:容貌、姿态、举止、风度、神情、衣饰等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摹和刻画。
30、“他身材很高大”,表明他的体质好,有力气,可是他又是“青白脸色”,这说明他营养不良和不肯劳动的结果。
31、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32、三、酒店小伙计“我”对孔乙己的不耐烦的笑
33、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34、他的外表形象可笑
35、孔乙己一出场就与众不同,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长衫”标明他是读书人,这是他引以为荣的唯一标志,只因为穷,只好与“短衣帮”为伍,站着喝酒。“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短短一段的外貌描写,把孔乙己的遭遇、年龄、品性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了。
36、这是一篇小说,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37、他是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先生用极为俭省的笔墨就生动地将一个穷酸的腐儒形象勾画出来。一方面,让人们一看到这个形象就觉得他可怜而可笑;另一方面又通过这个蓬头垢面穷酸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他的特殊的身份地位。孔乙己那“穿长衫”的封建思想意识与“站着喝酒”的经济地位形成了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鲁迅先生也通过他的“穿长衫”揭示了他和下层劳动人民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和鸿沟。尽管孔乙己的经济拮据,但却始终舍不得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象征着封建知识分子的长衫,始终放不下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臭身架。这不仅表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意识对他的毒害,而且也揭示了导致他的悲剧结局的根源。
38、第四部分(9—11):写孔乙己不复聊生的惨状,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
39、在人们当着孔乙己的面揭穿他偷书被吊着打时,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地进行争辩。这是一副又羞又恼的窘相,读书人的面子是神圣的,哪能让人当面揭短失面子?当人们问孔乙己是否当真识字时,他说“看着问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当人们又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40、(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1、本文的中心是: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42、小说中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的“我”,成天地在那“教人活泼不得”的“无聊”而“单调”的酒店里工作,在既无欢乐,更无笑声的窒息环境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从小伙计的笑来看,我们既能看到在那令人窒息的黑暗社会里小店员生活的寂寥和苦闷,更能看出孔乙己在这样社会环境里的生存处境和命运。
43、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44、明的表现。
45、一、孔乙己自身的可笑
46、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
47、侧面描写如掌柜的话,打短衫的嘲笑,孩童的嬉闹,“我”的同情等。主要在于表现孔乙己的穷酸落魄,读书人身份的自持,显示自己的“正直”不耍奸少钱,喜爱儿童;旁人的漠不关心冷漠,基层百姓对苦难者的讽刺(同时表现他们的无知可怜)
48、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
49、文中的丁举人与孔乙己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用丁举人成名后的残忍蛮横衬托了孔乙己被封建科举制度摧残后的悲惨下场。运用了肖像、动作、语言描写。
50、首先,酒店掌柜对孔乙己的故意发问而“引人发笑”;是为了招引顾客,以图酒店生意兴隆。其次,当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到酒店时,掌柜对他的取笑,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显示出一幅冷漠的神态。这时的咸亨酒店掌柜关心的不是孔乙己的腿,而是念念不忘的记住孔乙己赊欠他的那“十九个钱”。掌柜对孔乙己的取笑,既揭示了他的唯利是图的剥削本性,又揭示了他毫无同情怜悯之心的本性。作者说:“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表面上看似平淡,可是只要仔细想想,它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却是非常沉重的。孔乙己活着没有别的用处,别的意义,只是作为别人取笑和快乐的材料;没有他,生活还是照样过,谁也不会记起他,因为孔乙己完全是当时社会上的一块废料:统治阶级厌恶他,把他踩在脚下;劳动人民也不需要他,因为孔乙己与他们之间,已经隔着一道人为的鸿沟
5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52、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这样写便使故事情节集中而凝练。作者通过小伙计的眼光,用了几个特写镜头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轻视和奚落的情状表现出来,然后转入对孔乙己遭受残害即将死亡的描写。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依据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表现出极其深刻的主题。
53、他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因为他穷困而偶然偷点东西,结果被打伤,这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
54、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此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作者通过一件破长衫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55、众人之所以嘲笑孔乙己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在那特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中,他们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孔乙己本人也是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悲剧人物,是特定时代所孕育的一个怪胎,他是那个社会的畸形儿;另一方面是因其自身的原因,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同样是受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受封建文化思想的毒害,他们不但不觉悟自己的处境和命运,反而去嘲笑孔乙己身上散发着的腐朽气息。这不仅表明他们是何等的麻木和愚昧无知,更是提醒辛亥革命后的革命者要拯救中国的命运,必须先拯救这些愚昧无知的国民的灵魂。殊不知,众人只知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可笑,而不知自身的麻木、愚昧同样是可笑。
56、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57、通过肖像描写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