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唐僧善良的原文句子
1、从小说整体而言,如果没有唐僧对佛的忠诚,没有唐僧坚定的信念,没有唐僧卓越的组织才能,没有唐僧正确地指引道路,西天取经的大业,是不能完成的。
2、施主莫怕,我这几个徒弟相貌丑陋点,但心地善良。2、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出家人以慈悲为怀。
3、唐僧取经的意志极为坚定,他不以色乱,人蝎子精百般诱惑,但唐僧还是不以理会,表现出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只以取经为己任;
4、他的优点:他懂礼仪,有才华,存慈心,明目标……可是,他也有着不能掩饰的缺陷:不识人才、愚昧无知、固执耳软……
5、唐僧给孙悟空缝补衣服
6、当乌鸡国国王给他托梦,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他就大发恻隐之心,让们去营救,帮他解除苦难,再重回到人间;
7、在第24回中明月清风为他献上了观内异宝人参果,但固执的唐僧不论明月和清风如何解释,坚持认为树上是接不出“人”的,这个是不满三天的小儿,出于出家人的“不杀生”和“慈悲”,他坚持不去食用.他又是不识珍宝又是愚昧可笑
8、唐僧是个善良、严格、执着可是爱徒弟的人。
9、师徒借助在杨老爷家,那伙贼人贼心不死,杨老爷儿子带头一起又继续来打劫,最后被悟空收拾了,悟空还取了杨老爷儿子的命,最后唐僧念紧箍咒,才阻止悟空的行动
10、三)严格执着的唐僧
11、当弟子们以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性命难保进行劝阻是,唐僧意志坚定,立夏誓言,决心取回真经。但唐僧经常错怪悟空,常常善恶不辩;。
12、摘抄:那赤脚大仙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应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大仙是个正大光明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道:“常年就在瑶池演礼谢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礼,方去瑶池赴会?”
13、第24回: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唐僧,千个人对于他就有千种看法。有人认为他有胆识,认为他有才华,认为他很勇敢,认为他很虔诚;也有人认为他很胆小,很怯弱,很愚蠢。但是现在,我要说的只是我心目中的唐朝圣僧唐三藏。
14、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5、甚至可怜白骨精变的老头老太太
16、三打白骨精,误会悟空,红孩儿
17、意志坚强,慈悲善良。
18、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思想。
19、点评:这一段显示出唐僧是一个非常的小心谨慎的人,非常怕惹是生非的人。
20、见老孙打死白骨精,白骨精变成老太婆来找女儿,唐僧心软不听解释罚悟空,
21、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22、唐僧:正直但优柔寡断,偏袒八戒。爱好和平、和睦,不喜欢给别人带来麻烦,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善良的人。
23、选自:《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
24、西游记56回中唐僧的善良主要表现在他悲天悯人,最重要的是他认为人人都是善良,妖孽也是有善良的,只要通过感化,它们也会弃恶从善,这种心理是普度众生的感觉。唐僧师徒在化斋的途中,遇到一伙强盗,他们索要财物,被悟空打跑两个,其他人四散跑开了。
25、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唐僧心地善良。具体事例如下:
26、第一,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取经是为了众生。第二,他的信念是坚定的,百折不挠。第三,吃斋念佛,与世无争。
27、沙僧:善良、但有时却不谨慎。遇事最平和、冷静,有耐心,而且心细,一般不喜与人争执。。
28、知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29、摘抄: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即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损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
30、当然哪,就唐僧所做的具体工作来看,相当于目前的“脑力劳动者”们干的工作。而“脑力劳动者”在农业经济的社会里,总是容易让人生怨的。此外,就唐僧在“取经小组”中的地位而言,相当于领导地位。而领导,总是容易无端受人埋怨的。所以,撇开人类自身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客观、全面地来审视唐僧,他的优点可谓多多。
31、八戒:好色、胆小、讨好别人。开朗话,性格乐观,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浪漫。
32、悟空:武艺高强但不服管制,喜欢打架。不畏艰难险阻,有迎难而上,善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特点
33、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西游记》小说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34、唐僧: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35、唐僧见了老鼠变的女人,就派徒弟们去营救。当他打坐时,一只小虫从身上爬过,他都不忍心伤害;
36、至于有些人说他不辨人、妖,实是出于他已成凡人的无奈。是凡人,怎能有不受蒙骗的时候?是凡人,焉能无错?至于他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只知道打坐念佛,这也不能全怪他,谁让当时的人世间有“和尚”这一职业呢?所谓:“术业有专攻”,这点反而说明唐僧“业精于勤”的可敬。说到唐僧自己不做事,却爱批评、指责,甚至冤枉孙大圣。这也情有可原,谁让唐僧是师傅呢?师傅严于教徒,就算过分点,何错之有?至于第四点,也只能说明唐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信念坚定。而第五点,更证明唐僧“能上能下”,佛性坚定。可见,世人片面地看待唐僧是种世俗的眼光。
37、他固然有着他的优点:他懂礼仪,有才华,存慈心,明目标……可是,他也有着不能掩饰的缺陷:不识人才、愚昧无知、固执耳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