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描写明朝南京城内的句子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钟阜门是南京最早被拆除的城门之一,导致这座城门在历史上也没有过多的记载。

2、被誉为南京“最神秘”的城门的神策门,现已开辟为神策门公园,至今仍然拥有镝楼和城门的木门。我们今天有机会漫步在神策门上,追寻六百年前的金戈铁马、峥嵘岁月是何其幸运。

3、南京明城墙,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下令修建的,长度约23公里。

4、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5、但是,近来已有人提出了异议。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中评施补华之说云:“其说真曲,诗人不如此也。说诗者每曲解诗人之意,举此一例,以概其馀。”又沈祖棻在《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也说;“这‘王谢堂’与‘寻常百姓家’是二还是一,问题并不大。施说的好处在于较为深曲,毛病也在深曲。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客观现象,每每大于作者的主观思想,所以也无妨留供参考。”

6、乌衣巷

7、明城墙作为南京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更是南京人情感的寄托。

8、年的南京玄武湖。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南倚覆舟山,又称后湖、北湖,被誉为“金陵明珠”。

9、仪凤门同样建于1368年,因地处卢龙山下,长江南岸,便成为了进入南京城的要道,有着很重要的军事地位。

10、神策门,又称和平门,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央门以东、南京火车站以西,是南京明城墙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神策门也是南京明城墙中唯一的一座外瓮城。

11、年的南京狮子山,狮子山位于下关西北部,古称卢龙山,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狮岭雄观”之称。

12、“山围故国”二句是白居易极为赞赏的,认为是“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的佳句。这个故国空城,现在只被山围潮打,不必说出寂寞,已写出了它的寂寞。到了夜晚,城里有些什么?还象当年一样的有灯火楼台、清歌妙舞、彻夜热闹吗?没有了。有的只是当年的明月,还在从女墙上照连城来。诗人说“过女墙来”,这是城里人的语气。夜深了,惟有旧时月色,还象当年一样地照进城来。可知这是一个“空城”。淮水是指秦淮河,不是淮河。

13、刘、沈两家的意见是相同的。不过刘说得坚决,以为施补华所代表的讲法是曲解了诗人的本意。沈氏说得婉转。她也以为施补华的讲法是曲解,但她又以为作者并无此意,而讲者不妨如此讲。这就是她所谓“好处在较为深曲,毛病也在深曲”。

14、通济门明初由原集庆路旧东门截城壕增建,扼守于内外秦淮分界,门向东北为皇城,向西南则是秦淮商业区,为南京咽喉所在,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瓮城城门,世界城墙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

15、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中山陵,整个灵柩队伍穿过朝阳门外瓮城出城外,后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定为中山门,以表纪念。

16、年代金川门曾改名三民门。民国三十一年(1942)五月,疏浚金川河,又改建涵洞11座,金川门的威武雄姿依然矗立在南京城北,傲视四周。

17、年的莫愁湖。莫愁湖位于秦淮河西侧,是南京城内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有“金陵第一名胜”的美誉。

1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9、唐人绝句,一般说来,都不难理解。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例如王之涣的“黄河直上白云间”、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人人都爱读,人人都以为好,可见人人都懂得。其实不然,即使是一首二十八字的七言绝句,各人的理解也不会完全一样。现在选讲刘禹锡这两首诗,我打算以《乌衣巷》这首诗来作例子,搜集宋元以来许多人的解说,看看各人的理解有多少差距。

20、年的南京鸡鸣寺。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香火一直旺盛不衰,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

21、答:十三座城门分别是

22、石头城

23、以上诸家的解释,互有同异。谢解以为王、谢第宅已百无一存,旧时燕子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人家。唐、沈二家以为王、谢第宅犹在,但已为寻常百姓所居。施氏之意,以为王、谢家已经式徽,但还住在这屋子里。燕子虽然仍入此堂,可是此堂已不属于豪门大族,而沦为一寻常百姓的住宅了。

24、年,在城门及右侧城墙拆除后,内外秦淮河水系不再贯通,但水西门地名却沿用至今,水西门的鸭子也成了南京的另一个招牌。

25、钟阜门城门坐西向东,介于金川门、仪凤门之间,钟阜门与仪凤门相对,两座城门取龙凤呈祥的寓意。

26、我们平时说的门东门西都是以中华门为界的,在这里白天去可以感受到瓮城的恢弘;黄昏傍晚去,更可以眺望远处的余晖和欣赏夜景,非常惊艳。

27、扬州失守,史可法殉难的消息传到南京,弘光朝廷顿时陷入一片惊惶失措之中,五月初五日,清军进抵长江北岸,初九日多铎在金山击败明防江水师郑鸿逵军,随即登上南岸,后续满、汉官兵先后渡江,镇江守军投降,清军占领镇江。至此南京最后一道屏障已经丢失。

28、清凉门古城墙上每一块砖都标明了出处,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29、中山门的前身是建于明初宫城东面的朝阳门,因其所处为南京城最东面,故名朝阳,此门也是距离明故宫最近的城门,入门两百米即为皇城东安门。

30、光华门本是明皇宫的南北中轴线上最南端的大门,外国使臣来我朝觐见必须经光华门出入,所以它可以说是明朝“国门”。哦,对了,当时它的名字叫做“正阳门”。

31、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南京解放。

32、明末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率领清军刚刚渡过长江,南京城里的文武百官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33、但通济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拆墙运动”中被无情拆除了。

34、“此叹金陵之废也。朱雀、乌衣,并佳丽之地,今惟野花夕阳,岂复有王、谢堂乎!不言王、谢堂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诗人托兴玄妙处。后人以小说荒唐之言解之,便索然无味矣。”这是明人唐汝询《唐诗解》的解释。他以为王、谢住宅,依然存在,不过已为寻常百姓所居,燕子虽然还是飞来栖止,但已不是飞入王、谢堂前,而是飞入寻常百姓之家了。“小说荒唐之言”,即指刘斧的《青琐摭遗》。对于这一解释,吴昌祺的《删订唐诗解》批了一句:“此解最是胜叠山(即谢枋得)。”

35、据说明代时定淮门所在之地很偏僻,后来江宝船厂迁过来之后定淮门才有了生机。

36、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7、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把南京13座城门编成了童谣:“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38、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批云:“言王、谢家成民居耳,用笔巧妙,此唐人三昧也。”

39、水西门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唐都城以及宋、元金陵城的龙光门,在1386年重新建造,因南眺三山又改名为三山门。

40、年的南京,城墙下是一片片平整的农田,通往城墙的的路上,有许多游人。

41、中华门对南京人来说可不陌生,中华门原来名为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当然如果通济门还没有拆毁的话)

42、明成化年间,因守备兵力不足而被堵塞,不过它没有仪凤门幸运,堵塞之后就一直未被开通。

43、但到了1958年,光华门被政府拆除,如今只剩下城门遗址和城门命名的地名。

44、到1963年底,通济门及瓮城地面建筑被彻底拆除。从此,屹立了近600年的通济门瓮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和光华门一样,如今只剩下地名沿用至今。

45、从这里出厂的排水量超过千吨的巨型宝船,伴随着郑和经历了七下西洋的惊涛骇浪,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功臣。

46、我把关于这首诗的材料提供在这里,请读者自己思考,应当怎样了解这首诗,怎样评断以上诸家的意见。至于我个人,觉得大家把问题集中在“王谢堂”和“百姓家”,未免找错了重点。应当注意的是“旧时”二字。上句既用“旧时”来形容“王谢堂前燕”,那么“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应当是“现今”的燕子了。诗人想到南京的燕子,在六朝时代,常飞入王、谢家高堂大厦中去做窝,而现在呢,南京的燕子都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旧时王谢堂前燕”,不能理解为就是今天的燕。旧时和现今,相差五百年,一群燕子,没有如此长的寿命。在诗的艺术方法上,“旧时王谢堂前燕”是虚句,是诗人的想象。“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实句,诗人写当今的现实。如果我们从这一角度去思考,那么“王谢堂”和“百姓家”的关系就可以获得正确的解释了。

47、金川门坐南朝北,面临护城河,因金川河由此出城而得名。

描写明朝南京城内的句子

48、而明朝所开的城门今仅存聚宝(中华门)、石城(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神策(今和平门)、清凉四门。

49、南京城陷之时,南京城区的人口总数应在36.7-46.7万左右。南京乡区人口16.8万人加上,则南京市人口总数应在53.5-63.5万人左右。

50、太平门是扼守钟山通向城内最近的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51、在日军攻占南京前夕,留在南京城内的人口中应包括:

52、据史载,该门建成不久就被堵塞,600多年没有使用。虽然现在城门楼上的城楼已经不存在,但至今基本上算是保持原貌。

53、定淮门位于南京城西,外秦淮河东岸,清凉门以北,古平岗西头。门外是三叉河河口,秦淮河经此入江。

54、这一座座城门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发展和历史的沧桑,现如今这些城门有的保留,有的毁弃,有的已变更。

55、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在仪凤门下铺设了南京第一条近代马路。

56、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平门其实并没有连接明城墙,只是一座独立的仿古建筑。

57、太平门,位于南京城东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门,以南是朝阳门(今中山门),西北方向是神策门。

58、金川门介于钟阜门、中央门、新民门和神策门之间。

59、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60、这是一个毫无历史知识的妄人胡诌出来的故事。他把王、谢改为王榭,作为一个人的姓名。又把乌衣说成是乌衣国,而乌衣又是燕子的别名。最后又引了刘禹锡这首诗,仿佛以为刘禹锡这首诗所咏的就是这个故事。幸而这个故事编得太离奇了,稍有历史知识的读者不会受其欺哄,因而它没有给后世留下影响。

61、一般人读此诗,对这第三、四句,从来不深入分析。总的体会,都以为作者借燕子来反映南京的盛衰。至于诗人笔下的那些燕子,到底是飞来原处呢,还是飞到别的屋子里,也没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谢枋得的讲法,还是一般读者所理解的。自从唐汝询指出了此诗的“托兴玄妙处”,于是许多人若有所悟,觉得这是诗人的曲笔。原来这些燕子,今天飞进去的老百姓的堂屋,仍是从前王、谢家的堂屋。诗句“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能讲作“飞到别处去了”。三百年来,许多人都以为这样说诗,深得作者之意。

62、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63、金川门外设有金川桥一座,城门附近设置有水闸,控制护城河和外金川河的流通。

64、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是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六朝豪门大族的聚居地点。刘禹锡想象中来到这里一看,只见桥边野草开花,巷口夕阳斜照。当年在王、谢家厅堂前结窝栖宿的燕子,倒也还在,不过它们现在已飞到普通老百姓家里去了。

65、年,南京市政府加固修缮石城门部分瓮城,同时将这一带改造成市民广场,供人游览、休憩,并命名为汉中门广场,所以汉西门现在在汉中门广场里面。

66、因为城门外是天牢,时常传出囚犯的哀呼之声,老百姓希望城内太平和谐,所以取名“太平门”。

67、太平门段城墙,1958年被拆除。当年拆除该段城墙260米,至次年又追加100米,先后拆除长达360米的城墙。

68、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69、年由于交通道路改造的需要,三民门及宁省铁路(京市铁路)一同被拆除,从此金川门实体退出历史舞台。

70、“世异时殊,人更物换,岂特功名富贵不可见,其高名甲第,百无一存,变为寻常百姓之家。……朱雀桥边之花草如旧时之花草,乌衣巷口之夕阳如旧时之夕阳,惟功臣王、谢之第宅今皆变为寻常百姓之室庐矣。乃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风人遗韵。”这是宋人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中的评语。

71、年解放南京的战役是渡江战役。

7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73、厚重的城墙与城市建筑,是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交融。

74、两首诗都用“旧时”,今昔盛衰的对比就明白了。旧时月色,所照临的是什么?诗人没有说。旧时的燕子,当年曾飞入王、谢家的堂前,而现在的燕子则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屋里。前者是含蓄的对比,后者是正面叙述的对比。

75、神策门虽是军事要塞,但由于地处荒僻,少有人烟。明、清、民国时期基本闭而不用。

76、年的南京下关码头。下关码头是一座轮渡码头,曾先后被称为“飞鸿码头”、“澄平码头”,始建于1925年。1937年的南京,下关附近的秦淮河。秦淮河古称龙藏浦,汉代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秦淮河由东向西横贯南京城,南部从西水关流出,注入长江。秦淮河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

77、在清朝以后又增辟草场门、丰润门、挹江门、武定门、汉中门、解放门等等。

78、宋人蔡梦弼的《草堂诗话》和蔡正孙的《诗林广记》都引用了刘斧的小说《青琐摭遗》,来说明这首诗的本事:“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栖粱上,榭以手招之,飞至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其尾曰:“误到华胥国里来,玉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来春,燕又飞来榭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真数’合,如今暌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刘禹锡有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

79、此前解放军已经在江北的三浦地区(浦口浦镇江浦)打了一仗,消灭了该地区的国民党军,正在着手准备强渡长江进攻南京。而南京城里的国民党见大势已去,都已逃跑,留下少数留守人员。南京地下党在探明情况后,从下关电厂找到一条小火轮,过江与解放军取得联系,于四月二十三日首批解放军乘船过江,由地下党带路,直扑总统府,南京宣告解放。

80、仪凤门,又称兴中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南麓与绣球山之间,坐东朝西,呈龙凤呈祥之形胜,现为阅江楼景区重要组成部分。

81、提到水西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鸭子。但其实水西门是独特的水陆两栖城门,也是旧时南京城水路进出的主要通道。

82、相关传说是民间顺口溜一则:“内十三,外十八,一个门栓朝外插。”这个被人形容为“门栓朝外插”的城门指的就是明代南京神策门。

83、现今的中山门是沪宁高速的入口,历史悠久的城门如今守望着这座城市以及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注视着古都南京焕发出新的光彩。

84、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江浙联军由此进入光复南京城,所以才改为光华门,有光复中华之意。

85、原住南京的常住贫穷市民,人数至少在30-40万左右;滞留南京的外地难民,人数至少在3万人以上;被日军俘虏和围困在城中的中国官兵最低数字为3.7万人。

86、内城13个城门,外城18个城门。朝阳门(今中山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清凉门(又称清江门)、怀远门(今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这就是常说的“里十三”“外十八”指城郭的城门,东面有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

87、汉西门又称石城门,也有南京人喜欢叫它旱西门。旧时为南京城城防的锁钥,兵家必争之地。

88、清凉门因坐落在清凉山而得名,它是南京明城墙极有特色的一段,著名的“鬼脸城”就在此段。

89、朝阳门(中山门),正阳门(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中华门),三山门(水西门),石城门(今汉中门稍南的汉西门),清凉门(又称清江门),怀远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

90、中华门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门,1369至1375年在其基础上扩建而成。1931年,国民政府把聚宝门改为中华门。

91、年12月13日的南京有53.5-63.5万人左右。

92、五月十日清晨,清兵渡过长江的消息传来后,朝野大震,弘光帝朱由崧及首铺马士英等人瞒着百官连夜出逃。

93、依据来源:

94、刘禹锡没有到过南京,但他有五首赋咏南京的诗。南京是六朝故都,江东繁华之地。到刘禹锡的时代,这个城市已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它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有人写了五首关于南京的诗:《金陵五题》,刘禹锡有感于这个废弃了的故都,也和作了五首。这里我选录了二首。

95、现在的太平门曾经走了一段不太平的路。它经历了未报先建之后的争议叫停和调整之后,终于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96、当时官员们北上、出征都要走此门,若打了胜仗,百姓还会在仪凤门附近,以特别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而归的将士们。

97、定淮门,始建于1368年,因靠近马鞍山而命名为马鞍门,1374年改名为定淮门。

4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