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描写秦王与唐雎的句子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表现了唐雎为了保护国土,敢于斗争,愿意献身的精神.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表现了他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5、最出名的句子:

6、秦王以“天子之怒”相威胁,而唐雎则以“布衣之怒”奋起抗争。先用三个排比句“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摆出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事实。再用“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对秦王精准打击,说明二人、五步就可以令天下缟素。最后唐雎“挺剑而起”,紧紧逼住秦王,使秦王精神防线完全被摧毁,只有陪笑道歉。

7、《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公元前225年,即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最终折服秦王,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唐雎完成使命的经过。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人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

8、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同我一起将要成为四个人了.

9、”

10、【译文】: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

11、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12、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3、“不悦”“怫然怒”“色挠”,文字之美,有时不在多而在精,《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仅这七个字,便为后世读者留下了余味无穷的品咂。

14、《唐雎不辱使命》中运用对比的句子如下:

1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17、秦王的目中无人与之后的谦卑恭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托出他先倨后恭的丑态。

18、“秦王色挠”,该神态描写生动揭示了唐雎与秦王过招的最后结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9、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表现唐雎从容镇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忠于使命。

20、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描写秦王与唐雎的句子

23、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24、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5、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26、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然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不加注意.

27、《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唐雎是一个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使臣。他面对傲慢包藏祸心的秦王,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28、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29、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30、意思是: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31、秦王傲慢无礼、粗暴蛮横,幻想不费一兵一卒吞并安陵国。可惜面对唐雎的不惜以命相搏,效法专诸、王僚、要离三位士人时,气焰顿消。其实,无论怎样,都是邪不压正啊。

32、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3、不悦——生气——盛怒——屈服,用一成语概括,即前倨后恭。

34、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35、“秦王不悦”,第一次神态描写出现在秦王和安陵君的交锋中。

36、面对强秦,安陵君很有聪明智慧,很善于斗争,既委婉的拒绝了秦王,又保全了自己及国土。体现安陵君的机智有策略。

37、《唐雎不辱使命》是两汉刘向所撰的《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38、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9、“秦王怫然怒”,先前只是“不悦”的秦王为什么突然“盛怒”了?这第二次神态描写出现在秦王与唐雎的第一次对话后。

40、全文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如文中秦王的形象刻画得很鲜明,其作用是将唐雎不畏强暴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4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和决心。

4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44、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45、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46、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4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