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描写月光下的静景句子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皎洁的月光照映着鹿门山,山树一片迷朦。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

2、林子里是以百年红松为主要植物,看,一棵棵松树笔直的站在那里,错落有致,像一个个整装待发的军人,气宇轩昂。

3、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4、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写静景的是: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5、全诗突出了“静”字,给人一种深幽的意吮美的感受。

6、夜归鹿门山歌/夜归鹿门歌

7、这两句诗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8、这里的“空”当幽静讲,“空山”指深山密林中很少有人来往,十分幽静,这时的寂静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以致使人产生幻觉。

9、山居秋暝

10、一、以鸟鸣写静。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景。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明月照在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林木的缝隙泻在林间。晶莹闪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时发出潺潺的清音的景色。

13、就这两句而言,它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恬淡闲适的画面:一轮明月静静地照在松树上,月的光辉恬静而美好;清澈的泉水一路欢歌,在石砾上尽情地欢唱。一动一静景物结合,让人对山中明月下的美景心向往之,回味无穷。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5、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16、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最美景色的造物主,永远是大自然。

18、唐代:王维

19、“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都是动景。

20、这个诗词的画面可以这样描写:

2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2、听,这潺潺的流水声,前面不远处有一处泉水,过去看看吧,林子里的泉水甘甜清澈。果然,泉水很清,以至于你可以看见每一颗鹅卵石。

23、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

2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

25、天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26、以澡游的泉水写静谧的山野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7、这里的“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因此,被称为书中有画的典范。

28、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29、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30、这里以不时发出的几声鸟鸣,衬托出春之月夜鸟鸣洞的幽美寂静,给人以空旷、静谧之感。

3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32、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33、三、以人语声写静。

描写月光下的静景句子

34、【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35、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3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7、本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以动写静,描写的是流动的静景,月光穿松林而至地面,照耀清泉流淌而过的石头,非常生动,但是无人而扰,透着几分恬静与舒适。

38、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顺流而下,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是动态描写。

39、《山居秋暝》

40、原文:

4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2、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4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歌的特点,即王维的诗歌极具画面感,用诗的形式表达一个个极富想象力的画面。

4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6、其二,诗中有色彩之美,诗人善于用色彩渲染意境,他喜欢用青、绿、白诸色创造恬静的意境,给人淡雅,清新的美感。此诗中的月、松、竹、荷、山石的主色是绿和白,整幅画的青绿色的基调配得十分和谐、素雅,符合诗人隐居习静的心境。另外,诗人对于动静描写的运用也很成功,自然界和人的活动既有动态,也有静景,诗人以动写静,把整个诗的境界反衬得更为幽静。

47、原文

48、二、以流水泉声写静。

49、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赏析一】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0、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

51、作者:王维内容预览: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2、唐王维

53、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

5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6、鹿砦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7、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8、今晚的月光很好,白月光把林子照的宛如白天,松树都投下了一段段的影子。

59、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0、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6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的情景。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62、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63、用“泻”字写月光,静景动写,并配合前面的“流水”比喻,自然巧妙。

64、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事物的状态,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一唱三叹的美感.拟声词可以生动形象地摹拟出事物的声音,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叠音词的使用,既能表达文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必能增强语言的文采.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用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田田、粒粒、缕缕等三十多个叠音词,既加强了语音,又使语句的音节和谐舒缓,读起来铿锵有声、清脆悦耳,为文章增色不少

6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6、《山居秋暝》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首先,诗中的面有构图之美:画面上有山有水,上部是晴空、朗月和隐约的山峰,中部是苍劲的松林和林间的清泉、山石,下部是山脚的竹林和林边的荷塘。天上的明月照着松林、清泉和山石,清泉流下山,流进荷塘,河边洗衣归来的女子,穿过竹林,走回山村。明月、流水和人物把三部分联成一体,诗篇对之依次写来,从容自然,又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纵轴山水画。

67、你好

68、译文

4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