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音乐曲式结构的句子
1、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一段体可分为以下4种:
2、①单句式:由一个乐句组成。山西河曲民歌《掀船调》,京剧唢呐曲牌《急三枪》
3、②对应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应的乐句组成。其中由两句组成者,通常称上下句,运用最广,除单独运用(如陕西民歌《信天游》)外,还是构成多种曲式的基础结构;由4句组成者,运用也相当广,如河北民歌《小白菜》;由3句或4句以上组成者较少,前者如青海民歌《水红花令》,后者如琴歌《关山月》(6句)。
4、音乐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容和表达方式开始多元化,在音乐作品积累到一定量时,有些具有典型意义特征的作品逐渐被人们筛选出来,在长时间的实践及规整下,逐渐产生了理论化的对“乐曲体裁创作规律”的总结。这就是起初曲式的诞生。
5、A+B+A
6、三段体的第二段(B段)又称为中间段或对比段。它的构成以及与A段的对比情况和两段体AB两段的对比相似。不过,三段体的B段比起两段体的B段来说,在结构样式和音乐写法上更为多样、自由,有更多的结构容量。
7、三段体的第三段称为再现A段。区分再现和不再现的三段体的主要依据是第三段的不同写法。
8、游击队之歌》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4/4拍子,小快板,作者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手法,将对位复调运用到歌曲中,把和声思维巧妙的融入到音乐作品中,使这首进行曲轻快有力,生动活泼。
9、比较笼统,因为传统音乐也要分派别和时期的。
10、简单的来说,
11、学习和继承传统音乐的陈述结构
12、②体现着一种从“散起”到“入拍”又经轻歌曼舞而变作“繁音急节”的快速舞蹈(相当于“破”)的部分;收尾时节奏还有“散”(即“曲终长引声”)的渐变速度布局。整个乐曲在开始的时候,每个演奏者就开始调琴,他们预先不调琴,用这种方法将听众的感觉调进来,调进乐曲的感觉中来。
13、曲式(Form,musical)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乐段的结构及一部曲式: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专称为"方整性的乐段")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的称“一部曲式”。
14、《长江之歌》的曲式结构是:(
15、文学中有对联,音乐中就有上下句;文学中有“起承转合”四句诗体绝句,音乐中就有类似的四句结构小曲;文学中有八句结构的律诗,音乐中就有与之结构原则极为相似的、并大量存在于器乐曲的“六十八板体”(它也是八句,只是其中有一句内部有扩展,不及律诗规整);文学中有章回体,音乐中有套曲体;文学中有使用成语的习惯,音乐中也有集曲等使用现成乐思的习惯……;文学中有“枣核诗”等通过数列形态控制的游戏性诗体,音乐中也就有“金橄榄”等结构形态与之对应。《六十八拍》为琵琶曲。
16、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和曲式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17、A+B+C,C.
18、D,.A+B+A′
19、③“起、平、落”式:由起部(引发)、平部(用垛句或核心展开)和落部(结束)组成。如云南民歌《猜调》。
20、单牌体,联曲体,变奏体,循环体,套曲体。
21、
22、主要有一段体的多次反复(民歌和戏曲中的所谓四句打转)、单二部(两段体)、单三部(三段体)、复二部、复三部和多段体曲式结构,大型曲式都是以类似回旋曲式结构为最多,如春江花月夜、二泉印月、姑苏行、广陵散等代表性作品。没有典型的转调特征,只有少量同宫系统的调式交替段落,致使音乐表现力大受影响,因而最后没有发展到奏鸣曲式阶段,最终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黄自、赵元任、肖友梅和刘天华等前辈,与西洋各类曲式结构体系进行了理论上的沟通,融进了中国近现代的音乐领域里。
23、中国传统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结构关系
24、(1)中国传统音乐在旋律、音阶、音色、节奏等方面与西方音乐存在区别。
25、A.BB.
26、⑤新的演奏法和新音色。如:乐器萧的“冒吹”和重直觉、重音响的现代多声语言等。罗永辉的《千章扫》,符合现代西方音乐中“有控制的偶然”的作曲理念
27、曲式分析的提纲啊~开始先概括作品的结构~比如该作品为三声中部的复三曲式结构然后一段一段的分析~大致从调式调性,句子(比如平行双句体啊什么的),详细点的也可以说些旋律特点,写作手法啊什么的最后再总结下就可以了~大概是这样~
28、④新的声部控制关系。它是西方现代技术,也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写法相同。
29、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词语,词语想要组成句子就需要靠句法结构,也就是说句法结构就是词语组成句子的必须结构。例如:他//参加/旅行团。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句法结构。
30、中国的传统音乐包括民歌,山歌,基本上是很杂的,你说有什么规律?基本上都是按自己的心情来写,你说是一段二段三段还是回旋什么的,都不太准确。有些曲子可能能套的上,多数是套不上的。因为中国人崇拜自由的音乐。
31、此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图式为:
32、三段体曲式由三个乐段组成。三个乐段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遍见于各种音乐作品的ABA类型,这种类型由于第三个乐段再现第一个乐段而称为再现的三段体;另一种是ABC类型,由于它的第三个乐段是新主题段落,故称为不再现的三段体。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三段体”一般指第一种,而第二种可归为“多段结构”。
33、《游击队歌》从节奏、曲调、旋律都与当时的场景紧紧结合,刻画了当时游击队员的作战情景,深刻表达了游击队员对战争胜利的渴望,表现出了极强的乐观主义精神。《游击队歌》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价值,即使现在听依然能直抵人心,是抗战时期群众歌曲的代表作品。
34、A1段是对长江的歌颂和赞美,除第二句末略有不同之外,基本上是A段的重复。
35、(2)中国传统音乐的陈述方式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中还有一些特定的终止方式;中国民族音乐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36、A段由两个平行结构的弱起乐句构成,顺口易记,深刻凝练。第3、7小节的大跳七度,使曲调跌宕起伏,更突出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东去大海的形象和非凡气概。
37、③用核心音调(而不是主题或曲牌),即兴展衍变形来发展乐思。
38、中国民族曲式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7种
39、唐大曲和戏曲音乐对现代音乐结构的影响。唐大曲的“散—慢—中—快”的渐变原则和后来的戏曲借助于板式速度结构来组织等线性结构思维,是我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最高成就。西方音乐结构的最高成就是奏鸣曲。唐大曲的曲式结构特点是:
40、曲式结构:这首歌曲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调式结构的歌曲。
41、一段体(也称乐段或段式) 通常由乐句、乐节组成,是音乐陈述的最小、最基本的完整段落。它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作为大型曲式的一部分。
42、/4拍子,小快板。第一乐段弱起节奏开始,歌曲A段第1-8小节,B段第9-16小节,A段的后4小节和B短的后4小节旋律相同。
43、B段是对长江力量的阐述,乐句改用强拍起,显得鲜明直接,附点四分音符的运用使旋律更为亲切流畅。第二句末的“6”音是全曲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
44、尾声运用歌曲开头的动机“mifasol”发展而成,是对长江依恋与赞颂之情的进一步抒发。
45、《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由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季小琴首唱。
46、常用的三段体A-B-A的第一段(A段)又称为开始A段或陈述段。它的构成相当于两段体的第一段,规模不大,常为结构平衡的四句、两句、两大句或四句以上的各种乐段。
47、④散句式:句逗划分长短自由而又不形成明显的乐句式对应关系者;或由短小核心发展而成的展开性结构。前者如古琴曲《潇湘水云》;后者如琵琶曲《十面埋伏》。
48、曲式是指乐曲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指乐段间的关系和组合方式。常见的曲式结构有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代表曲目分别有《杨柳青》、《大海啊故乡》、《天蓝蓝海蓝蓝》。丝竹乐是丝弦乐器和竹器乐器。主要乐器有箫、笛、二胡、杨琴等。主要乐种有《江南丝竹》、《广州音乐》等。
49、①音乐是一种多段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