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描写西湖雪景的唯美句子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在所有的植物中,也只有松柏有这种坚韧挺拔的精神。冬日的西湖非常平静,远处的湖面上冒出轻轻的白烟,湖水依然清澈见底,盛开的腊梅更是美丽无比。别忘了,“断桥残雪”就是描写冬天的西湖美景。冬天的西湖美得让人心动。

2、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3、译文:

4、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6、冬天下着蒙蒙的雪,此时的你应该去断桥残雪。从远处看,这桥铺上了一层轻纱好像一座断桥,走近一看,才看清楚不是断桥。冬天,小孩子会去西湖边堆雪人。把胡萝卜粘在脸上当鼻子,把水桶放在头上当帽子,多可爱啊!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重别西湖》【唐】李绅

9、“余舟一芥”,“芥”在这里指“小草梗”、“小草叶”。“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就是说把一杯水倾注在地上的小洼洼之中,那么一枚小草叶便可以做小舟了。但现下作者感觉在西湖空阔的雪域之中,自己的小舟如一枚草叶,那么西湖这个大“杯”子之阔不就显现出来了吗?“芥”,相当于“根”,也是“草梗”,物、形、量三兼。

10、梅花的香味虽然不浓郁,但人们还是来到西湖边赏梅,因为梅花是这么坚强!

1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12、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13、天黑了,当西湖美丽的暮色渐渐掩去时,湖对岸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那一刹那间,我仿佛进了一片金碧辉煌,令人仿佛觉得进入仙境一般。湖水倒映着流光益彩的夜灯,时间如水晶般的朦胧而清透,时光如箭般穿梭。

14、二、

15、--《题临安邸》【宋】林升

16、(三潭印月)

17、《湖心亭看雪》之所以令人心怡就是关于写感觉的摹状词选择和使用,特别是对西湖雪景——“空”、“一”、“阔”——境界的呈现,可谓超绝,很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效仿。

18、“舟中人两三粒”,这个“粒”既是量词,又是形容词。从量词角度讲,舟中人有两三“个”,或者两三“位”。从形容词的角度讲,两三“粒”,亦是人缩小为“米粒”了。因为“舟”为“芥”,当然舟中人必然微如米“粒”了。“粒”字的选择,又将“数”与“形”统一在一起,同时,舟中人又成了“两三”个“粒”。物、量、形三者的统一又表现了西湖雪景之奇妙。

19、冬天西湖,冷极了。西北风刮得人们瑟瑟发抖,花儿也都谢了,只有梅花在此时傲然开放。梅花香味虽然不浓郁,但人们还是来到西湖边赏梅,因为梅花是多么坚强啊!

20、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21、译文:

22、《湖心亭看雪》此文最动人的地方是——作者以精致的异化想象生动地写出了西湖的雪景之美,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西湖雪景给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既是雪景的客观化描写,也是作者身在雪景之中的感觉。

2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4、西湖边,最壮观的要数冬泳了,那么冷的天还在河里游泳。冬天的西湖,冷极了。西北风刮得人们瑟瑟发抖,花儿也都谢了,只有梅花在此时傲然开放。

25、一眼望去,湖边的建筑物都披上了一件白大衣,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26、大雪过后的西湖是最美丽的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27、拣几处好的梅景,在那里提壶饮酒。对着壶中的美酒,看着眼前花如笑颜般的倒影,倘若无钱饮酒,自然可以典当自己的宝剑来换酒喝,尽可醉倒在这西湖!

28、冬天,冬爷爷来了,他给西湖、大地、树枝穿上了厚厚白棉袄,东北风呼呼地吹,就像冰刀一样刺在脸上,冷极了!可是,小朋友们可开心了,可以在西湖边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痛快极了,笑得连冷都忘了!

29、雪后初霁,天地仿佛一个巨大的冰壶,一片皎洁晶莹。我前往西湖去看梅,骑着小驴踏着雪渡过溪上的小桥,嘲笑王维的《雪中骑驴图》与这境界相差太远。

30、《湖心亭看雪》远写了西湖雪景之美,近写了看雪人之痴,有人有物,有情有趣,清新活泼。

31、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32、冬天,西湖好像一个冰雪天地,粉妆玉砌。西湖还像一件白色毛皮大衣,给冬爷爷当做生日礼物

3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4、(唐)白居易

35、雪后,那绵白点着西湖,琼枝玉叶,粉妆玉砌,皓然,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36、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37、“上下一白”,其他都不见了,色彩“少”了。“一”既是数词,一片白色,但这个“一”又使人感到是“大雪”使世界为“一”色,在这里有一种使动的感觉,“一”有动感。

描写西湖雪景的唯美句子

38、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翻溪未遇,传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39、明代:张岱

40、“长堤一痕”,这个“一”本来也是数词,与“痕”联合使用,但长堤本身就像是“一”字,它又在作者眼中化为物的划痕留在西湖的雪景中。所以,“一”既有数的概念,又有形的描写,写出了长堤在雪景中的轻、微之态。“堤”异化为一个条状的物“痕”,如“一”字轻轻地卧或者说划在西湖的雪岸上。这个“痕”既有形的意味又有量的意味,同时也是物,三意相兼。

41、“大雪三日”,这个“三”作为苍天走雪时间实在是有些长,雪下得实在是有点儿多。但这是西湖奇丽的雪景条件。与“三”相对,自然造成下面情景的产生,西湖上人、鸟、树、山、堤、船等其他景物相应变得“少”了,“小”了,“单”了。

42、翠绿的松柏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大层雪,伸展着又粗又大的枝干,象一顶顶空中的大白伞,承受着自然给它的压力、毫不屈服。

4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44、湖面上升腾起一阵阵雾气,远处的群山,断桥蒙着一层缥缈的白雾。绿莹莹的山峰若隐若现,时而雾气飘散,山峰清晰地浮在眼前,连山顶的参天古木都看得一清二楚,时而又被雾气湮没了,一切都只能化成墨绿的一团,就像宣纸上一滴略带墨色的浅浅的水迹;又如罩着面纱的少女,仿佛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远了又近了,近了又远了,实了又虚了,虚了又实了……

45、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6、(断桥残雪)

47、湖心亭看雪

48、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49、但“余”并不喜欢这些金陵人,何以见得?“拉余同饮”,非欣然入座;“强饮三大白而别”,非但痛饮,且饮后即别,可见“余”不愿与之同坐多饮。“余”之内心仍是一个“独”。

50、形容西湖雪景的诗句

51、元代:杨朝英

52、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5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54、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5、“湖心亭一点”,“点”者本是“小黑也”,但此时应是“白”点,亭的顶上皆是雪也。“湖心亭”化作“小白点”,点缀在西湖万顷碧波之中,可见西湖雪域之“阔”与“远”。“亭”作“点”状,亦是一种异化的感觉。“点”,也是形、量、物三意相兼。

56、冬季西湖独有风姿,西湖的雪景华而不俗,清而不寒”,空阔朗润,别有风情。因为有了西湖,连雪花也成了拥有灵性的诗人;因为雪的沐浴,西湖便陡然高雅了许多。

57、春题湖上

58、接下来看文中所写的近景。“余”之小舟“到亭上”,亭上有人对饮。他们见有人来,颇有遇见同道知音人之感,并热情地“拉余同饮”。待“余”饮酒后离开湖心亭时,“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我们要理解舟子这句话,还得从文本中的信息来研究。有两点需注意,“余”来湖心亭是在大雪初停“更定”之时,“拿”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自以为湖中会是“余”独家寡人也。然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湖心亭看雪者非“余”之“独”往也。所以,文中“更定”与“独”反衬出湖心亭那两位客居杭州的金陵人比“余”更痴迷于西湖雪景。

5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0、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61、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6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3、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

64、不远的湖面上,三座小巧的宝塔,又像倒置的香炉,露出三只炉脚。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三潭印月。可惜,这几日,月总在云后,水中无月。湖心岛上有很多树,叫得出名字的很多:杨柳,苍柏……但叫不出名儿的更多。我游着,玩着,想着:大自然真是巧夺天工,有限的空间,无限的风光。天上瑶池也不过如此。眼前盈盈清波,处处美景,我深深地沉醉了,醉在这湖光山色里。

65、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66、(两峰插云)

67、一场大雪过后,西湖的天空一样蔚蓝,并且比海蓝的更晶莹剔透。

68、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69、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70、赏析——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7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7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3、从宏观处看,西湖雪景境界有三:“空”、“一”、“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人”、“鸟”都不光临了,正如前人有诗云“鸟飞绝”、“人踪灭”,当然西湖就“空”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就是古代那个张打油写的情景——“天地一笼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种景象,不就体现出西湖雪景的“阔”了吗?

74、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75、一场大雪过后,西湖大地一片银白,人们聚在一起观赏着西湖美景。

76、水仙子·西湖探梅

7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