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绅优选好句56句
1、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江苏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江苏无锡东亭长大厦村)。
4、据说每一个吃货都有一道自己最爱的主食,不知道亲们更喜欢吃哪一种呢?对每一个爱吃的人来说,美食就像是自己的恋人,她在桌上亭亭玉立,不停地散发出令人陶醉的芳香,让人恨不得马上把她占为己有,真是要爱到想一口把她吃掉呢~
5、李绅升任中书舍人不久,元稹出任宰相。当时和元稹同任宰相的李逢吉,唆使言官攻击元稹,元稹没做几天便被罢,外任为同州刺史。元稹罢相后,李逢吉担心李德裕升任宰相,于是在长庆二年九月,抓住他的一个小失误,调他到浙江去任浙西观察使,任牛僧孺为宰相。同时又任李绅为御史中丞,也就是一个言官,夺了李绅的职权。后李逢吉又借故将李绅改任江西观察使。
6、就比如说,他曾经也因为党争的问题,罗织罪名冤枉处死了敌对派的大臣。
7、李绅是唐朝诗人。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唐朝大臣,曾参与牛李党争。亦为诗人,文学上,参与新乐府运动。
8、窗下织绫女,手织身无衣。
9、元和元年(806)之前,李绅曾有几次进京应试,都未中。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不过这次他认识了比自己小七岁家住长安的元稹,受到热情款待。唐宪宗元和元年,李绅再次进京赴考。这次和他同考的除了元稹,还有和他同龄的白居易,三人因这次科考而结为好友,并都金榜题名。
10、这两首诗虽短,但寓意深刻,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千年诗坛上久诵不衰。
11、(答案)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悯农》诗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农民虽然勤劳耕作、精耕细作,但天灾人祸也使得农民陷于贫困,所以①②④项符合题意;③项表述与史实及题意不符;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小农经济
12、当日,他们一起来到城东的观稼台游玩。观稼台是曹操修建,站在观稼台上,眼前阡陌交织,河川纵横,一览无遗,非常壮观。李逢吉感慨之余,吟诗道:“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官职的升迁能像登台这么容易就好了。很明显,李逢吉想的是个人命运前途。
13、这样看来,李绅变坏的这40年,何尝又不是风雨飘摇的唐朝,慢慢的走向末路的一个缩影呢?
14、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15、李元将很高兴,经常收留他在家中吃饭。
16、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17、因此李绅更加努力地读书,希望自己可以一举中第,那样就可以施展抱负,为天下的百姓谋福祉。
18、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活了74年。
19、长庆元年(821)三月,改为司勋员外郎、知制诰。
20、无论何朝何代,好男人都是被人追捧的。
21、出身赵郡李氏南祖。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无锡(今江苏无锡)。唐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历任江、滁、寿、汴等州刺史及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入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擢尚书右仆射,改门下侍郎,封赵国公,为相四年。出为淮南节度使。唐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22、然而现实和理想好似黑白之分。他越是想做好,就越是不能实现,而且还几次被贬官。
23、所以有时候“文如其人”也是不可信的,像阮大铖就是个鲜明的例子,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陈寅恪说他是“有明一代诗什之佼佼者”,但是作为一个官员来说,他也是个十足的小人。李绅也是如此。
24、其聂夷中出身贫苦,比较能了解民间疾苦,而且他写了好多其他的悯农诗,都是站在农民的立场抒发情感的,与聂夷中相比,该文作者认为李绅“生于官宦之家,中进士后仕途虽有坎坷,却总体是步步高升”,后来又历任高官,甚至当过宰相,像他“这样一个高高在上、享尽荣华富贵之人写出《锄禾》诗,也真是难为他了”
25、李绅是中晚唐诗人。他出生时,安史之乱才刚结束7个年头,他离世时还有60余年唐朝就灭亡了。这段时期,唐朝鼎盛急转直下,长安繁华一去不返,整个国家处在内耗和动乱之中。李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步入历史舞台的。
26、唐代笔记小说《云溪友议》记载了一件事,说李绅在年少时,由于家境贫寒,经常到族中经济优裕的亲戚家中打秋风。
27、不久入京拜相,官至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28、李绅脾气急躁,蔑视僧人,“必问难锋起,祗应不供者,多咄叱而出”,有僧人向李绅宣传因果报应。他问:“师父从何处来?”僧以话头禅答:“贫道从我来的地方来。”李绅将他鞭打二十下,说:“那我让你从该走的地方回去!”。
29、第一首诗描写了粮食丰收与农民饥饿两种景象,形成正反对比,通过矛盾的社会现象,揭露和批判了唐代社会存在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实质。
30、第二首诗生动地选取了盛夏季节,烈日当头,农民在田间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劳动场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盘中餐”“皆辛苦”,表达了对农民阶层以及农民生活处境的同情。
31、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32、崔颢一生写诗很多,年少时的词风多是闺阁情趣,淫词艳曲。如果说这只是个人爱好,那么崔颢此人最出名的就是爱美色。
33、李绅在扬州时还经手“江都尉吴湘冤案”,李绅误信扬州都虞侯刘群之言,将江都县尉吴湘逮捕下狱,以贪污、强娶民女罪,判处死刑。
34、其实,他的代表作不光是有我们开头提到的这一首诗,还有一首你肯定也听过。
35、崔元藻调查后发现,吴湘贪赃属实,但款项不多,强娶民女之事则不实,所以罪不至死。但李绅却一意孤行,强行将吴湘送上了断头台。
36、唐代诗人李绅的爱惜粮食的诗句: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种。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悯农2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蚕妇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37、还有人认为,李绅执意处死吴湘,是为讨好李党老大李德裕而实施的一次报复行动。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老爸李吉甫,两家是世仇。
38、在李绅步入官场之后,那颗赤子之心已经被名利所腐蚀,同时代的刘禹锡曾做了一首诗《赠司空妓》说的就是李绅,诗句是这样的“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当时刘禹锡被贬做苏州刺史,当时的李绅在当时做的是司空,邀请刘禹锡去他家做客.
39、【唐代诗人李绅】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长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李绅的曾祖父李敬玄,武则天当政时官至正一品中书令,封为赵国公。祖父李守任成都郫县令。父亲李晤,历任金坛、乌程、晋陵(今常州)三县令。
40、《悯农》作者: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悯农》之二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字公垂,生于唐代大历七年(772),祖籍安徽毫州。
41、李绅,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吴城县,他的父亲曾是地方官。
42、作为李绅的好友,元稹一生忠于爱情。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写的就是元稹自己的爱情。
43、他的生活是艰难的,他父亲死时他还是个孩子,跟着他的母亲去学习。
44、李绅34岁考中进士,后一路升迁;
4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他也因此被誉为“悯农诗人”。
46、润州观察使李锜聘为从事,不随其叛乱,拜右拾遗。
47、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48、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49、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
50、根据《云溪友议》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去一个远房亲戚家做客,按照辈分李绅叫他叔叔。可李绅成为大官之后,这位叔叔因有事找他。但李绅却毫不客气,要叔叔把身份搞清楚了再来找他。
51、悯农二首(968人评分)0朝代:唐代作者:李绅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2、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53、书法篆刻临摹展作品连载(22)高清大图
54、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55、蝗虫入境却不吃禾苗,这种自然界的奇迹当然不可能发生,该史料记载似乎反映了李绅当官却泯灭了自己的良心,为了官运,不惜牺牲百姓的利益以求这种近似祥瑞的假象以讨得皇帝的欢心
56、我们无需查阅资料,通过诗歌本身,就能感受诗人的点点滴滴。他或许生活艰难,所以对粮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或许参加过农业劳动,所以才能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