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李白优选好句43句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诗人站在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
3、《黄鹤楼》与《登金陵凤凰台》
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5、在武汉的黄鹤楼,有一个搁笔亭。
6、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7、黄鹤楼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记载。《齐谐志》说:黄鹤楼在黄鹤山上。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山,因此山名黄鹤。后人在山上造一座楼,即名为黄鹤楼。《述异记》说:荀环爱好道家修仙之术。曾在黄鹤楼上望见空中有仙人乘鹤而下。仙人和他一同饮酒,饮毕即骑鹤腾空而去。唐代的《鄂州图经》说:费文祎登仙之后,曾驾黄鹤回来,在此山上休息。总之,都是道家的仙话。有仙人骑黄鹤,在此山上出现,然后把山名叫做黄鹤山。有了黄鹤山,然后有黄鹤楼。或者是先有山名,然后有传说。为了附会传说,才造起一座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大多如此。但黄鹤是人名,却毫无根据,这个注是胡说。
8、白云黄鹤句多奇,具眼人来自避之。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书阅吧”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我们的最新内容了,每天都会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11、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上还流传着鹦鹉的美名。鹦鹉已向西飞到陇山去了,可那芳洲之上还碧树青青。
12、在王兆鹏所编的《唐诗排行榜》中,它甚至位列第这里有李白的一份功劳。
13、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4、品一首诗词,与古人邂逅
15、直喝得脸巨红,深红,紫红,喝成红太阳
16、孟浩然幡然醒悟,泪光晶莹
17、崔灏的《黄鹤楼》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评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评析: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18、“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含蓄不尽的凄凉之情令人不忍卒读。
19、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20、黄鹤楼因在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诗从楼的命名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惟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21、在李皇上身边谋个差事,这阵子朝思暮想呀
22、《唐诗镜》:太白七言,绝无蕴藉,《鹦鹉洲》一首,气格高岸。
23、诗歌开头六句,表面写黄鹤楼,却让人感受到了独属于李白的嚣张、狂傲。
24、此时李白尚居安陆,仕途颇不得志。不久夫人病故,嗣后李白也离开了安陆,他在安陆居住10年之久。
25、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李白与黄鹤楼的关系体现在两个小故事上: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名句。“故人以乘黄鹤去”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
26、《黄鹤楼》是崔颢中年漫游鄂州时所作:
27、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28、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29、说起李白的打油诗,你一准儿想到那首《题黄鹤楼》: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话说李白来到黄鹤楼,游目骋怀之际,诗兴大发,准备即兴来一首“黄鹤楼诗”。不料,墙上已有题诗,那是崔颢的《黄鹤楼》,被后世称为“七律第一”的千秋绝唱。李白读后,顿觉气短,不敢再题,于是搁笔,并在旁边写下这首打油诗。
30、方回(字虚谷)说:“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瀛奎律髓》)李东阳(字宾之)说:“然律犹可间出古意,古不可涉律,此篇律间涉古,要自不厌。”(《怀麓堂诗话》)吴昌祺说:“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以上三家,都注意于诗体。前四句不对,平仄也不很粘缀,是古诗形式。后四句忽然变成律诗。这种诗体,在盛唐时期,还是常见的,正是律诗尚未定型的时期的作品,并不是作者的特点。“气势雄大”,成为“千秋绝唱”,其实与诗体无关。这首诗之所以好,只是流利自然,主题思想表现得明白,没有矫作的痕迹。在唐诗中,它不是深刻的作品,但容易为大众所欣赏,因而成为名作。
31、据《李白年谱》记录,他登上黄鹤楼有时间可考的有三次。他在一首自传长诗中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32、还有晚年时,他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途径江夏,登上黄鹤楼,写下了一首极其悲凉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33、由此,我们可以做出结论:李白此诗,从思想内容、章法、句法来看,是胜过崔颢的。然而李白有摹仿崔诗的痕迹,也无可讳言。这决不是象沈德潜所说的“偶然相似”,我们只能评之为“青出于蓝”。方虚谷以为这两首诗“未易甲乙”,刘后村以李诗为崔诗的“敌手”,都不失为持平之论。金圣叹、吴昌祺不从全诗看,只拈取起句以定高下,从而过分贬低了李白,这就未免有些偏见。
34、【黄鹤楼李白】黄鹤楼已经被捶碎了,黄鹤仙人无所依靠,便上了天庭向玉帝哭诉,玉帝没有理会它,又将其放回了江南。
35、说个酒话,再过几百年,几千年
36、由于这首诗句中饱含了李白对好友的真挚情感,又写出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所以后来,人们认为,崔颢和李白在为黄鹤楼作诗的过程中,两人“打”了个平手,于是,这两首诗都成为了我国唐诗中的著名诗篇。不仅如此,后来,李白还为这一著名建筑写下了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37、长拜,默念,焚香,潸然泪下
3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9、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这两首,他在黄鹤楼还写过另一首诗,从开头狂到结尾,嚣张得令人叹服。
40、中国最深情的九首宋词,再忙也要背下来!
4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黄鹤楼》表达了作者凭吊古而产生的空虚寂寞的思乡之情
42、啊哈,李白贤弟,原来李白贤弟
43、李白曾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写下千古传诵的《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