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重阳节的诗句优选好句72句
1、【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4、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5、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6、《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8、炎节在重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9、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10、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11、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12、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国诗词的魅力!
1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4、词的上片由景起,写绝塞秋深,一片肃煞萧索景象,渲染了凄清冷寂的氛圈。过片点明佳节思亲之意、结句又承之以景,借雁南归而烘托、反衬出此刻的寂寥伤情的苦况。
15、寥廓江天万里霜。
16、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17、《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18、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19、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20、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21、这首诗从诗名就可以看出不是重阳节那天所做的,而是重阳节后一天,这一天又叫“小重阳”,是古代的时候,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采菊宴赏觉得不尽兴,所以在节后一天又再次宴赏,所以称为“小重阳”。
2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24、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25、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26、(来源:新华网朗读:刘子华)
27、元朝的诗词作品不显,人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唐宋,其实这个在文学史上一直被低估时代也留下了很多惊艳的散曲作品,同样是在重阳节写离愁,张可久的这曲《折桂令·九日》文采意境,不逊唐宋。
2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2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0、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31、这首诗很多人都很熟悉,是北宋著名女诗人李清照所作的。写这首诗的时候,北宋还没有灭亡,李清照的词也可以看出是有着一种细腻温婉的感觉。当时她的丈夫赵明诚外出游历,日子一久,李清照思夫心切,就在重阳节这一天,写下了这首词送给赵明诚。
3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3、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34、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35、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
36、董卿:世界正在偷偷奖励爱诗词的人!
37、回答:重阳节的古诗9行?
38、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3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40、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41、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
42、公元699年,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的《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
43、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44、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45、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46、但是在汉代以前,据说过重阳的活动只在宫廷中盛行,民间没有这种习俗。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47、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48、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49、你张嘴就要,我却拿命创作!
50、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51、《九日齐山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52、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53、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54、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55、且餐山色饮湖光。共挽朱幡留半日,
56、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57、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58、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59、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60、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61、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62、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63、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64、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好音乐带给你好心情
65、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66、这是白居易晚年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的,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仍有少年的情趣。
67、公元699年,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的《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同一年,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是年秋,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
68、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69、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70、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7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72、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