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诗优选好句45句
1、【李白写的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全诗从“遥看”着眼与着笔,乃远距离而非近距离。在日光的照射下,蒸腾的水汽化为紫色的烟雾,这是全诗的布景也是瀑布的背景。然后是瀑布出场,“遥看”二字点明题中之“望”。诗人的《望庐山瀑布》(其一)是五古,其中的“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对瀑布已描绘得很精彩了,但仍不及此诗后两句比喻之独创,气势之飞动,神韵之浪漫。李白高唱在前,后人写瀑布,往往离不开白练与银河之喻。
5、我们以李白的那首《峨眉山月歌》为例:
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7、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8、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9、对这种人类意识建构历史的追索,就不会像形而上学的方法一样,只是追问本质是什么,或求出一种结构,一种模型。还包括,从无到有的发生学的追索。这个发生的过程,必然不是线性的,而是跳跃的,有机的,生长的。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中,就不能只是追索从四言到五七言,从古诗/乐府到近体诗,从唐诗到宋词这样文本形式的嬗变。还要追索诗歌内在精神的传承演变。因为诗歌的演变有两条路线,一是语言符号体系的,一是表现内容的。而它表现的内容,有着活生生的人存在的历史进程。这样,诗歌就不仅仅属于狭义的文学,而是历史学。或说是人的生存演变的历史学。
10、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11、题目标明“独坐”,全诗表现的就是诗人向纯净的大自然寻求精神寄托的遗世独立之意。诗的构图是上天下地,诗的中心是作者与敬亭山。“众鸟”与“孤云”对举成文,鸟“尽”云“闲”,说明天地之间一片岑寂,只剩下了“独坐”的诗人自己。然而,诗人还要进一步申说和表现自己的孤独,但他却不从正面着笔,而移情于无知无觉的青山,青山和他竟然“相看两不厌”,如此从侧面烘托,更显愤世与孤独之深!
1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13、在远古,人实践能力不足,让自然显得异常强大,在那时不可能产生李白这样的诗性,因为自然以无法掌控的自然力,对人类的生活构成威胁和破坏。这时候,自然在人那里只有两种形象,一种是不得不崇拜祭祀的神灵,一种是法力无边的魔鬼。两种东西都不可能产生李白。人只有到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的能力足以安居乐业,这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改变了。人就可以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产生相应的自然哲学和诗意。
1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15、李白落寞地离开了长安,但他与长安的情愫已化为千千结,解不开了。他在《长相思》中倾诉着这种魂梦牵绕的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催心肝。”
16、(贰)李白的诗好在哪?
17、送友人下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就连物理学为我们描述的客观物理世界,生物学为我们描述的生物世界,也都是建构起来的。
19、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20、李白的诗多偏向于想象,浪漫主义情怀很突出,不像杜甫的诗描写民间疾苦,抒发愤慨之情。这也许与本人性格有关,李白性格本来就狂傲不羁,自由洒脱。
2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一代诗仙,生于盛唐由盛转衰的唐玄宗时期,纵观李白的一生,创作诗歌不计其数,其中在全唐诗就收录了其中的900多首,而如今陆陆续续补充了一部分,大概有1000多诗作。他的诗篇洋洋洒洒,大山大河淌泻在字句中,带着几分醉意的浪漫主义诗作,豪迈奔放、飘逸若仙。
23、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24、因此他的诗里边既有入朝为臣时的踌躇满志,也会有政治失意后的人生思考和感慨。得意的时候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的时候写“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对待不喜欢的权贵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26、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27、不是说不真实,只是说,它只是尽量追求真实的建构。就像太史公写史记一样。
28、这短短的25个字却体现了李白书法的造诣很深,写得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格律森严。真是太遗憾了,这么好的书法水平,却没有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墨宝。《上阳台帖》因为是李白的唯一墨宝,所以受到历代收藏家的珍爱,到了宋代,这幅作品被宋徽宗赵佶得到了,他爱不释手,并亲自在上面题字,用他特有的瘦金体写上了《李白上阳台帖题跋》,内容是:“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这使得这件作品更加有价值。放大看一下宋徽宗的题注:
29、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30、对比英国的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对比德国的荷尔德林就知道,同样是山水田园诗,却有完全不同的精神实质。在荷尔德林那里,山水是一种泛神的神灵的体现,是一种宗教。
31、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32、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33、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34、在戏里有《太白醉酒》的戏,在乡间的酒店里还常见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在小说里《今古奇观》里的《太白醉写》一段;在民间传说上,各地的儿童都知道李白逢见一个老太婆要把一根大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故事——李白的用功,据说就是受了这事的感动。
35、如今,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李白登上黄鹤楼,天开云阔,白云浮荡。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36、希望小半爸从诗本身对李白的作品再作些解析。
37、所以要回答李白的诗好在哪里,好就好在浪漫。简单说就是豪放、飘逸;具体说就是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俊逸洒脱、流动轻快;如果说得再通俗点,就是有气势、有个性,同时很顺、很自然。
38、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39、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40、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41、红日高照锦官城头,朝霞把散花楼染得光彩夺目。楼上的窗棂闪耀着金色光辉,门上的彩绘像锦绣一样美丽。
42、李白一生著诗歌有一千首,太白诗集卷一古赋,卷二古风,卷三到卷六都是乐府诗,如《蜀道难》《战城南》《将进酒》《行路难》都是著例。短篇有《玉阶怨》《静夜思》《子夜吴歌》《估客行》。卷七至二十主《和卷三十的拾遗》有古体也有近体诗,如其中(梦游玉姥吟留别)《宣洲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等都是传诵的名篇。近体诗方面如《贈孟浩然》《渡荆门送别》《送友人》《登金陵凤凰台》等名篇,李白的诗很难说那首好,各有千秋,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负,一直期望着"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说李白的诗不管那首拿出一首就是名例。
43、孤独了就直接说自己孤独了,绝不藏着捏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说自己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44、凤凰:醉态大有意思可寻。醉态和梦态一样,自我意识松弛,心灵深处原始的感知浮上来。我们看到,日益发达的自我意识虽然是文明的进步,但也压抑了诗性,或说压抑了原始的体验方式。在我的理解中,日常的自我意识也是一步步建构起来的。心灵深处的体验式的诗性,同样是一种建构起来的东西。两种东西分道扬镳,各有其用。同时也有水火不容的一面。诗性舛入现实的建构,曾产生巫术/宗教等荒唐之事。现实理念太强压抑诗性,人的生命会日益干枯。
45、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