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诗优选好句74句
1、①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的分析。
2、⑥富有哲理:诗歌中包含着某种人生或社会的哲理,使读者有所领悟。
3、(2)经济繁荣。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4、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语合为事而作
5、看作者——向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6、②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7、秋风落,离坡三两叶。长亭远,雾里三两缺。凭栏已是烟云事,梦里常想,那时节。炊烟轻离稀树上,斜阳满地,愁长切。
8、借景抒情诗《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①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
10、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11、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12、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13、温柔的低声召唤把大地叫醒
14、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15、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我们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或能了解写作技巧……
16、②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17、清代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18、⑨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19、从芦花深处,看着飞过的雪花
20、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两种表现手法,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有些读者易将二者混淆,这与二者在形式上相似有关,毕竟二者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的,但只要稍加留意,并借助足够的阅读经验,二者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21、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22、(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23、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24、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2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6、③后人以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27、浩如烟海的“借景抒情”诗总是能带给我们种种不同的感受:面对长江,我们能领悟到“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磅礴气势;走到边塞,我们能寻找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跟随诗人,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可以欣赏奇山异水,陶冶情操。“借景抒情”类试题的命题角度,一般如下:
28、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29、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0、例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绝句》的内容: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江水清澈更加显得鸟儿的羽毛雪白,山峦一片青翠似乎就要燃烧。今年的春天就要过去,何日我才能回到故乡呢?这是一幅何其优美的画卷,“江碧”“鸟白”“山青”“花燃”,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更显景致清新,可是这样美丽的景致却无法让我心情愉悦。借乐景抒哀情,这样的美景更是为诗人平添了几分漂泊感伤之意。
31、(解析)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的最后一联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32、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3、⑧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34、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35、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36、⑤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7、③自然: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38、(王老师告诉你)如何订录和回听
39、不借助外物——直抒胸臆——情在直接书法的语句中
40、本欲赏花遣愁,出现在面前的偏又是竞相吐艳的红海棠,联想到自己滞留他乡,韶华渐老,思乡之情油然而起。词人采用反衬手法,貌似红绿满眼的海棠,实际上却暗含有好花不常开的喟叹。
41、如上所述,你在欣赏古诗词时,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别忘了看标题,看作者,看题材,看意象,看注释,看抒情字眼。看看想想,步步为营,再难的诗恐怕也能化解。祝你在一路看好中乐得其所!
42、⑤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43、试题例析: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4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5、这是一首(?)诗,作者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塑造了一个(?)形象。
46、总之,通过分析意象的特征、冷暖色调、季节色彩、虚实动静等存在状态,抓住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心理,熟记一些特殊意象的含义,就能比较好地理解诗人是如何去借景抒情,从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顺利进入诗歌地意境。
47、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
48、文学常识应该属于最难背诵的部分了,知识量庞大,而且非常分散。
49、⑨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50、看题目作者——题目定诗由,作者定诗风
51、表达形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乐写哀……同时,文常背诵熟练的话,知道作者生平,也可以按照时间以及作者境遇来进行赏析。
52、【借景抒情诗】(14)呼应照应:前后的相互联系
53、《沙丘城下寄杜甫》这首诗是李白暂别杜甫后寄居沙丘时所作,对杜甫表示了深深的怀念。因为杜甫不在身边,喝酒听歌都不能解愁,由此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原文: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寓居沙丘怀念诗友杜甫时所作,此诗以景带出思念之情,言辞朴素无华,率性写出,或行,或卧,或所见,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诗来,写得情深意长,凄怆感人,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真挚友谊。全诗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感情极苦,而又不失豪放本色。
5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5、⑭直抒胸臆:即景抒情,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56、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正是借助“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形象地抒发出内心的怅惘之情。
57、作者简介:羽蓱,本名李玉萍,80后,山东蒙阴人,山东省作协会员。诗作发表在《青年诗歌年鉴(2018年卷)》《2019中国诗歌年选》《延河诗歌特刊》等书刊,出版诗集《没有一场雨可以复制》。诗观:诗是灵魂深处的对话。
58、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59、看语句表达——颠倒语序、省略句子成分——更准确读懂内容
60、作者简介:汪云,男,60后,陕西延安人,现居内蒙古乌海,农民。作品发表在《诗传播》等刊。诗观:描述边缘群体的生活。
61、⑦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形象
62、早晨来到院子里,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虽不吭声,似乎有意让我伤心。如今万念俱空,把所有心事,都换作千杯酒来饮。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63、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自居易《长恨歌》、岑参《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
64、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的特点。
65、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66、小说的三要素是"疾物情节和环境。
6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8、③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69、④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70、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71、作者简介:二海,本名许爱红,60后,现居苏州,苏州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安徽文学》《诗歌月刊》《中国诗人》等刊。诗观:心里深处有诗,打捞它需要时机与心境。
72、(9)草木繁盛——盛衰兴亡之感
7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4、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