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经典名句
1、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高宗宪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颜渊》
4、——《管子·霸言》
5、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7、——《礼记·大学》
8、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菜根谭·概论》
9、特别是后一句“心劳日拙”,现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意思是耍尽小聪明,使尽坏心眼,最后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糟。
10、迷恋女色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赏喜爱的东西,会消磨掉志气。
11、廉洁爱人者厚其禄。
12、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13、——《荀子·王制》
14、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15、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增广贤文》
16、政在养民。
17、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18、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19、欲心难厌如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20、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1、树豫务滋,除恶务本: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清除邪恶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铲尽。
22、——《文子·上义》
23、树豫务滋,除恶务本。
24、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25、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心灵鸡汤》
26、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27、寻丈之缪,实始毫厘;君子畜德,无忽细微。
28、出自《尚书·说命上》。木依从绳墨就会变得笔直,君王听从正确的谏言,便会成为圣人。
2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0、为人要勤奋,为民要服务,为党要贡献,为官要廉政。
31、●人民的头脑就像土地一样,新奇和美好的东西都会从那里生长出来(沃·特纳)
32、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33、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34、所谓失人心者,必刑政之苛,赋役之多,好恶之不公,赏罚之不明。
35、至清廉平。路遗不受,请谒不听,据法听讼,无有所阿。
36、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
37、凡名实相符之治国者,终当以人民之利益为前提,而无以己之利益为前提者。凡其一言一行,唯人民之利益是视而无他种之利益之见存乎其间也。
38、——《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39、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4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1、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4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3、——《孟子·梁惠王上》
44、作伪,心劳日拙。
45、知人则哲。
46、——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意见书》
47、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48、——《论语·颜渊》
49、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
50、——[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51、“除恶务尽”已成成语,说明打击邪恶势力,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力争从根本上消灭之。
52、爱饵衔钩,悔在鸾刀。
53、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54、培养高尚的品德,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提高;铲除邪恶必须雷厉风行,果断坚决,除恶务尽。
55、【简析】
56、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57、——[英国]葛德文《政治正义论》
5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59、——[美国]西·帕克《在波士顿音乐厅里的布道》
60、一条政令,一项政策,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长久坚持。时间短暂,则不易见其效果;朝令夕改,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
61、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
6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3、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以苛。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
64、——《荀子·诂译》
65、根本是理想信念问题,而总开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6、我们在给奴隶以自由的同时又维护了自由人的自由权利——这“给予”和“维护”同样都是崇高的。
67、苟利于民,孤之利也。
68、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69、民意是可以划入政治社会范畴之内的一种最有力的工具。
70、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
71、脑勤要多思,眼勤要多看,嘴勤要多问,耳勤要多听,手勤要多记,腿勤要多跑。
72、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全诗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4、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5、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73、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74、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
75、——[古希腊]柏拉图《教育之实在与影响》
76、——[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77、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78、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恶。
79、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
80、赏善罚恶,不可偏废。
8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3、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
84、点击展开全文
85、——[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86、——严复《拟上皇帝书》
87、——[法国]雨果《小拿破仑》
88、家庭应该是廉政的港湾,而不应该成为腐败的漩涡。
89、作德,心逸日休。
90、——[三国魏]桓范《世要论·兵要》
91、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远的话,那只不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罢了。——牛顿
9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93、——《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94、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上》。民众的愿望,上天一定会依从。
95、七十者衣帛肉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6、●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97、应该怎样统治一个国家?是符合民意,还是违反民意呢?无疑地应该符合民意。
98、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
99、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
10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101、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102、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但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政权是立不住的。
10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04、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牛顿
10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表。
106、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
107、本句大意是:政令、政策重在长久不变。
108、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109、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110、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
111、——《礼记·缁衣》
112、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佛经》
113、——《孟子·公孙丑下》
114、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115、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116、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117、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118、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臣。
119、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120、——《孟子·离娄上》
121、——[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122、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123、这两句大意是: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得益。
124、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125、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126、夫兵之要,在于修政。修政之要,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利之。利之之要,在于仁爱之,义以理之也。
127、出自《尚书·旅獒》。堆一座九仞的高山,缺少一筐土也无法完成。这句话是说,做一件事情,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取得成功,绝不可以半途而废。
128、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129、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
130、其身正,不令而行。
131、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132、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133、——《左传·昭公十三年》
134、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自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135、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36、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
137、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138、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139、——《管子·小称》
140、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141、积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
142、——[宋]苏辙《傅尧俞御史中丞》
143、——《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一》
144、诗用来表连人的思想感情,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145、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146、人民的伟大不是以他的数量来衡量,正如一个人的伟大不是以他的身高来衡量一样。衡量伟大的唯一尺度是他的精神发展和道德水平。
147、现实生活中,确也有些人弄虚作假,机关算尽,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见这两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148、正以处心,廉心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了处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149、众人的愤怒是不可以触犯的,专权的欲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此话反映了子产鲜明的民本思想。子产认为,如果触犯了众人的愤怒,政权就无法维持稳定,若想专权独裁,实在是难以实现。
150、金竹千年不变节,云松万年不弯腰。
151、——[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引唐太宗语
152、出自《尚书·虞夏传》。日月的光芒照耀没有休止。指天体的运转,是永恒不变的,为人应当学习这种恒久坚持的就精神。
15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4、——《晏子春秋·问上十二》
155、治国者不以一部分人民得幸福为前提,必使全国人民皆得幸福。
156、——《战国策·赵策二》
157、民无信不立。
158、——[美国]阿伯拉罕·林肯《递交国会》
159、表达节约粮食的诗句如下: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珍珠为宝,稻米为王。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5.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6.节俭朴素,人之美德。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9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10.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12.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13.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14.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15.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60、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把这些说明白了。
161、——[明]王廷相《慎言·御民》
162、——[美国]阿伯拉罕·林肯《葛底斯堡演说》
163、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164、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
165、最坚强的统治是属于最能左右国民之心的统治者。
16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167、——《吕氏春秋·爱类》
168、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169、出自《尚书·冏命》。半夜醒来,去思考,想办法去避免过失。
170、——[古希腊]柏拉图《财产,公道,节制》
171、明事理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畏法律而不敢取。
17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173、民主制就是直接由全体人民治理、全体人民拥有、全体人民享受的自治政体。
17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75、——《汉书·郦食其传》
176、心无私欲,自然会刚;人无邪念,自然公正。
177、中国古代10则民本思想名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78、●尊重人民,也就会受到人民的尊重(培根)
179、因民之所喜以劝善,因民之所憎以禁奸。
180、《尚书·周官》还有“作伪,心劳日拙”一句。意思是:弄虚作假干坏事的人,用尽心机,藏奸饰伪。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困难。两句从一正一反立意,可用以劝善戒恶,教育人们多做好事,不干坏事。
181、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18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篇》)
183、满招损,谦受益。
184、安民者何,无求于民,则民安矣——清·金缨《格言联璧》
185、●上帝不会永远受到愚弄,人民最终将成为自己的主宰(海约翰)
186、沉溺于玩人玩物,则无法保持锐气和德行
187、——《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188、浅薄无能的人,比谁都自高自大。——谚语
189、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种,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
190、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191、君子忧道不忧贫。
192、——[北齐]刘昼《刘子·贵农》
19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194、弄虚作假的人费尽心机,处境越来越困窘。
195、——《宋史·刘一止列传》
19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
197、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198、哲:聪明。本句大意是;能识别人就是聪明。
199、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宋·王安石《再上龚舍人书》
200、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1、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鸠
202、——《左传·文公十三年》
203、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204、流水离开河道,定会泛滥成灾;欲望失去控制,势必酿造悲剧。
205、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明·张居正《张太岳集》
206、罚一人,则千恐;滥一罪,则百夫愁。
207、顾富强之盛,必待民之智勇而后可几;而民之智勇,又必待有所争竞磨砻而后日进,此又不易之理也。
208、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说。
209、——《孟子·尽心下》
210、这两句上古传下来的训诫,言筒意赅,对比鲜明,表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至今仍使人受益不浅,可用作座右铭。
211、诗言志,歌永言。
212、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迷恋女色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赏喜爱的东西,会捎磨掉志气。沉溺于玩人玩物,则无法保持锐气和德行。
21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14、小利,大利之蛀;贪小利,则大利必亡。
215、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仍不外乎开地利而已.——《晚清文选·(彭玉麟)力阻和议片》
21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217、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
218、习与性成。
219、官阶有大小可大亦可小,人品有高低求高不就低。
220、及义而谋,信民而动,未闻不存者也。
221、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222、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2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
224、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
225、全诗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4、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5、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226、●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227、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228、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229、清能律贪夫,淡可教君子。
230、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清·魏源《偶然吟》
231、非其路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知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远害而名彰也。故君子行廉以全其身,守清以保其身。
232、志不强者智不达。
233、树:建立。滋:滋长。本:根本,指根除。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清除邪恶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铲尽。
234、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235、——《书·大禹谟》
236、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
237、——《书·五子之歌》
238、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黑格尔
239、出自《尚书·尧典》。诗展现了人的志趣,歌唱出了人的感受,声调依附于感受,韵律配合着声调。诗歌的形式和韵律既依赖于具体的内容,又帮助内容得到了更好的表现。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已经融合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不能分割。
240、——[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上》
241、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242、下有忧民,则上不尽乐;下有饥民,则上不备膳;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徒跣而垂旒,非礼也。故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2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44、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
245、习:习惯。性:习性。
246、清正俭素,门无私谒。
247、人是复杂的,所以能够知人,识别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有才能的人,哪些是平庸的人,就是聪明。
248、无私无偏,王道荡荡。
249、人臣之欺君,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250、政贵有恒。
251、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最怀忌恨。——斯宾诺莎
252、愿竭力以守义兮,虽贫穷而不改。
253、从来天下之患,无过官冗,人人能言其弊,而不能去其害。
254、——《书·蔡仲之命》
255、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得益。
25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257、——《孟子·梁惠王下》
258、国之兴衰治乱,观其民而知焉。
259、●人民的安危应当是至高无上的法律(西塞罗)
260、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
261、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
262、为人善处事,常怀律己之心;为官慎用权,勤修为政之德。
263、逸:安逸。日:一天天。休:喜庆、顺和。
264、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265、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266、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67、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
268、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269、——《管子·七法》
270、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不注重小节,最终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
271、——《大戴礼记·保傅》
27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3、——[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274、玩人:指迷恋女色。丧志:消磨掉志气。
275、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276、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277、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少。
【《尚书》经典名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