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名句精选精选110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出自先秦屈原的《渔父》
3、。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4、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5、翻译:(我)常常大声地叹息并流着眼泪„(因为我)为人民生活处境的艰难而感到哀伤啊!
6、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力不明,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眼睛,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7、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8、室中之观,多珍怪些。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9、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衣。
1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11、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13、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14、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15、写作风格:
16、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离骚》
17、译文:秦惠王把这件事当作了忧患,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译文: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事物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远。6、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受浑浊脏物的污染呢?7、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文辞,但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18、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想象最为丰富,词采十分瑰丽,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
19、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屈原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1、翻译:(如果)也是我内心所喜欢并认为好的,就算是为了它死上许多次,也不会有丝毫的后悔!
2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屈原《楚辞·卜居》
2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4、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2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6、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橘颂》
2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屈原的千古名句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30、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31、译文:(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明晓,对外交辞令娴熟。
32、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33、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34、典故出处:屈原《离骚》
35、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36、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8、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39、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40、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屈原的千古名句
4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42、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
43、愿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鬼——屈原《楚辞》
44、屈原作为一代文豪,他开创了浪漫主义新诗体——楚辞,最有名的代表作是《离骚》。
45、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7.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6、
4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8、士女杂坐,乱而不分兮。
49、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国殇》
50、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5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52、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
5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楚辞·离骚》
54、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55、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56、美人迟暮: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5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5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6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61、吟诵屈原悲叹民生不兴的诗句
6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63、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64、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65、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最有节气的诗词如下:
66、出自先秦屈原的《离骚》
67、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6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69、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70、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山鬼——屈原《楚辞》
71、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72、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73、"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屈原《九歌》"
74、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楚辞》
7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76、翻译:指着苍天为我作证(对天发誓),(我所有的行为忧虑等)都是因为大王你的缘故啊。(意即为楚王尽忠的缘故)【“灵修”指代楚王】
77、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78、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79、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80、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81、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8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83、《渔父》则主要表明自己的高尚品德。是以问答的方式表现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
84、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8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6、。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87、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88、翻译:秋风袅袅地吹佛啊,洞庭湖的湖波也在涌动,树叶也纷纷扬扬的下落。
89、译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90、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也有创新和开拓。它汲取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营养,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整齐,而又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的语言形式。《离骚》的语言精炼华美,极富表现力,并多用方言、虚词、双声、叠韵等。
9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屈原的千古名句
92、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93、翻译:前路漫漫、又长又远啊,(但是)我(就算是)上天入地,也将会对它进行求解探索!
94、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95、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9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9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98、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99、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10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2、屈原作品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与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吸收神话传说素材,感情激越,热烈奔放,多写个人情志与想像,想像丰富,善用比兴与夸张手法。
10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屈原的千古名句
10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楚辞》
10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10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屈原的千古名句
107、屈原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08、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109、《远游》春秋战国·屈原
110、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屈原名句精选精选110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