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屋 > 语录 > 经典语录 >

孔子的家风家训135句

时间: admin 经典语录

1、兴亡等一瞬,焉须嗟而悲。

2、吾早仕天京,声闻已四驰。

3、咄哉骄矜子,於世奚所裨。

4、待人贵真诚,为人须谦和,孝道当竭力,亲情互相助。

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草麻赐莲炬,陟爵衔金卮。

8、《诫子书》是三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9、精兵三十万,指顾劳呵麾。

10、田园日朘削,户门日倾隳。

11、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诫子书》和《诫外甥子书》;

12、立身无愧,何愁鼠辈。——吴麟徵《家诫要言》大意:安身处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又何愁身边的卑劣小人暗中算计、使坏!

13、家风家训的古诗句:

14、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

15、天下第一世家:中国孔子世家教育子女十训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7、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

18、范仲淹:

19、千金办月廪,万钱供赏支。

20、孔子强调“孝悌”的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手段巩固家庭及家庭成员的伦理关系,完善家庭等级,从而将家庭伦理关系外延到社会人际关系,继而转化至政治道德领域,使国在家的基础上建立统治秩序。

21、学而时习之

22、辄作贾生哭,谩兴梁士噫。

23、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孔子门生《孔子家语》大意:一个人如果要有仁义之心,就不会自我夸耀。弱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够明辨是非,通晓事理,那么说话的时候就不会自以为是。

2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5、妆饰及鹰犬,绘采至蔷薇。

26、《论语》记载了孔子关于教导学生凡疑难不决之事要请教父母的言论。孔子认为,父母的经验足以指导子辈的行为,父母应当替子女的行为结果负责。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当好子女的表率。如果其身不正,就必然把孩子带坏。孔子说:“里仁为美。”认为子女的成长与周围的文化道德环境有关系,父母应当注意“居必择邻”,同时对孩子交友也应予以指导。

27、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28、错落开珠翠,艳辉沃膏脂。

29、诚实守信,开明勤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30、辛苦擢官仕,锱铢积家基。

31、更当勉初志,用为朕倚毗。

32、在这首诗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自家家世,而是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我勉励。

33、敬鬼神而远之

34、西周初期姬旦《诫伯禽书》。

35、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

36、敏于事而慎于言

37、越是伟人,越要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

38、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尊亲;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保五毂恩;做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主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39、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40、听其言而观其行

41、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大意:如果做父亲的不懂得疼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也不会孝顺父母的。

42、守俸还酒债,堆金选娥眉。

43、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

44、孔子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孔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

45、青春付杯酒,白日消枰棋。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7、儒生反坚耐,贵游多流离。

48、家风又称门风,这个词语在西晋出现并在随后流行,显然和“士族”“世族”“势族”“大族”“世家大族”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力量有关。无论是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征的地方豪族,还是以官宦为标志、以文化为特征的名家大姓,他们政治上累世贵显,经济上广占土地,文化上世传家学,垄断了全社会的主要资源。除了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之外,自矜门户、标树家风,也是这一时期士族抵御皇权和寒人侵渔的手段。

49、观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50、罗从彦有云: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的教诲、意见,都应当虚心接受和听取。

51、家风家训的雏形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大家庭。氏族的族长负责氏族家庭成员的生产和生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并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传统习俗的训练来巩固家长的统治。宗族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氏族的遗风,在这一时期,个体家庭开始出现,但它们没有从宗族系统中游离出来,而是依附和隶属于宗族。宗族作为血缘共同体,不但有共同的宗庙、宗邑、墓地,而且有共同的财产。

52、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53、十举方一第,双鬓已如丝。

5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金缨《格言联壁》大意: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跟他人聊天时,不要说人别人的坏话。

55、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56、生还天所相,直谅时所推。

57、枢庭皂囊封,琅玕肝胆披。

58、弦歌恣娱燕,缯绮饰容仪。

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0、后堂拥姝姬,早夜同笑嬉。

61、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灵魂的延续。

62、人性的弱点有时反而会成就一代伟人;

63、可怜少壮日,适在贫贱时。

64、文思苦冥搜,形容长苦羸。

65、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张仲超《钱氏家训》大意: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该不愧对圣贤的教诲。

66、仗节拟苏武,赓骚师楚累。

孔子的家风家训135句

67、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亲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6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9、这一时期和家风培育有关的名人当属伊尹。《墨子·尚贤》说:“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伊尹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他当了商汤的老师,同时兼任汤王子弟的师保,也就是王家的家庭教师。伊尹认为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培养形成的,所以他十分强调“慎终于始”,也就是说教育要及早进行,并且要有始终如一的持续性,一刻也不能放松。他把王家子弟的家教故事看作是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惟天无亲,克敬惟亲。”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诚,才能取得臣民的忠顺和亲近。

70、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71、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72、这本书是曾国藩与其亲友之间的书信来往汇集而成,书中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个在官场打拼的读书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小事,如何看待自己与父亲、兄弟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自己与朝廷,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如何修身,对自己如何自律,如何反省自己的过错。

73、俯仰多迆邅,屡受胯下欺。

74、孔子曾说:尽管只有豆羹清水、粗茶淡饭,但是对父母尽心侍奉,让他们精神愉快、感觉幸福,这就是对长辈最大的孝敬。

75、吾宗二百年,相承惟礼诗。

76、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7、《礼记·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尊祖祭祀活动能够强化同宗族成员之间的血缘伦理关系,以便形成同姓同德、同德同心、同心同志的社会群体心理和观念,维护宗族制,共同保卫宗族的整体利益。这一时期尽管存在个体家庭,但这些个体家庭的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是与整个宗族家长实施的教育一致的,一个宗族的家风家训是统一的。

78、西周初期姬旦《诫伯禽书》;

79、龙飞睹大人,忽诏衡阳移。

80、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

81、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其中,以修身为第一要务。

82、家风,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源于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从那时起,家族成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一些具体的条文规定,更成为家族的精神“图腾”。

8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4、声色游戏外,无余亦无知。

85、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6、一月便十迁,取官如摘髭。

87、但知尊天土,焉能臣戎夷。

88、讷于言而敏于行

89、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诫子书》。

90、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罗仲素曰:天下无不是底父母。——《张谷英家训族戒》

91、帝曰尔胡铨,无事久栖迟。

92、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93、帝王是何物,孔孟果为谁。

94、“天下无不是底父母”语出《罗豫章先生集》。罗仲素,名从彦,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宋朝经学家、诗人,豫章学派创始人,有著作《中庸说》《豫章文集》。此句引语中“底”字,相当于今天“的”、“之”。

9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96、通过长途旅行考验和锻炼自己;

97、晚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98、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周公《诫伯禽书》大意:人的力气不如牛,所以不能跟牛比力气。行走的不如马,所以不能跟马赛跑。

99、无衣儿号寒,绝粮妻啼饥。

100、“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语出《礼记·檀弓》。

101、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10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3、前庭列嬖仆,出入相追随。

104、宋·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105、学会放弃,懂得珍惜。

106、不思厥祖父,亦曾寒士悲。

107、译文: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兄弟姐妹互相帮助,要知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邻里方和睦。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

108、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朱柏庐《朱子家训》大意:请不要贪求意外得到的钱财,饮酒的时候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过量。

109、属于儒家学者的家风家训的有:

110、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111、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

112、颜之推:

113、记言立螭坳,讲幄坐龙帷。

114、巡边辄开府,御笔亲标旗。

115、新州席未暖,珠崖早穷羁。

116、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大意:如果一个家族能够保持俭朴的传统,那么家族就会兴旺起来。一个人如果勤劳,就能够保持健康。而家族如果能够勤劳俭朴的话,那么生活便不会品贱。

117、做老实人、做诚信人、做善良人。

118、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9、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司马谈《命子迁》大意: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继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才是孝道的最终归宿。

120、状貌如妇人,光莹膏梁肌。

121、逢人说门阀,乐性惟珍奇。

12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

123、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124、襁褓袭世爵,门承勋戚资。

125、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注重家教、家风的养成和传承。

126、德不孤,必有邻

127、孝亲敬长

128、孝父母:春晖寸草,欲报良难。然使能竭其力,不俭其亲,婉容愉色以承欢,砥行立名以养志,人子若此,或亦庶几。——《义门陈家范十二则》

129、朝众博徒饮,暮赴娼楼期。

1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31、期汝长富贵,岂意遽相衰。

132、对父母的恩情,即使有心报答,也是很难做到的。然而使自己能够竭尽心力,厚养双亲,婉颜笑靥博得父母的欢心,磨砺德行树立美名实现自己的志向,人子如果能像这样,或许也就差不多了。

133、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大意:宁静淡泊的处世态度,可以让我们修身养性。而勤俭节约的喜欢可以培养我们自己良好的品德。

134、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当时与潘岳有“双璧”之称的夏侯湛,自恃文才超群,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以成《周诗》,并给潘岳看。潘岳认为:这些诗篇不仅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为与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写作了《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13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