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说的关于做人的话的句子
1、“君子属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中庸·十四章》)说的就是能成大事的君子,大都选择安心的处于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而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最后一无所获。
2、在于悟时运后淡心境
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一个源头,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原点与瑰宝。其重要性广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知晓(《道德经》被译成外文的数量仅次于《圣经,全世界排名第二)。可以说,《道德经》是一本法天地阴阳而作的经典,其中许多理念对于当今世人仍然很有帮助。其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更是蕴含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领悟透了并在实践中践行的话,受益终身。
5、——“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看到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到言行不轨、不学无术的人,要点对照自己,进行深刻的反省。
6、——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不能够说话不算话,要让朋友觉得你是个靠的住的人。
7、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时机它可以决定命运!抓住机会整个人生就可以改变,比如你遇见一个优秀的伴侣你一生就幸福;但是既然选对了就必须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小风小浪而放弃;这样,你只要努力善始善终的坚持下去,那么一切交给老天爷,胜利就属于你的!
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10、【注解】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解释前一句话的“毋自欺也”;2、慎独,在这里约等于扪心自问。如聂文涛博克:“孔子说的仁道,那是讲给君子的。而我,曾经放弃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机会,因此不能再谈什么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价值。换句话说,面对这些孩子,我能否扪心自问:我还是一个人吗?”。
1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修身养性离不开“清静”二字,“清”是一种心灵状态,“静”是一种生活状态。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恼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放慢自己的脚步,学会知足。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一家有一家的日子。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心怀善意,才有好运降临。如果你看什么都不顺眼,悲观处事,处处以恶意揣度别人,自然日子不会好过。做人有没有能力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心。想要日子过得好,就要学会节俭,节俭持家才能富过三代。
1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4、【译文】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自欺的结果只能是底气不足),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一定会真诚面对自己。
15、这句话就是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16、古人总把成败归结于三点: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往往居于首位。
1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18、——池里的水太清净了,便没法养鱼;世上的人太严苛了,便没法交友。
19、【译文】(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2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不要轻视小瞧别人,我们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如此之道,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做人学会谦卑,只有空杯子才能盛满水,也只有把自己姿态放低才能学到东西。
21、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23、——君子庄重又谨慎,而不与别人争执,虽然合群而不结党营私。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做人要随和低调,不要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也就是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不谀上欺下,不畏强凌弱。正直的人持重而不与他人作无谓的争论,与人们友好相处不拉帮结派。
24、【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25、内心的强大,归根结底就是敢于直面现实,能做到遇事全力以赴,但又因识得天命而有所节制。
2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漂亮话好听却没有用,珍惜那些能给你指出错误的朋友。生活中听人吹捧不如听些真诚的建议。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27、【注释】
28、意思是:答应别人的事必须做到,做到才会有结果(效果,回报等),做到后别人才会更信任你,才会有长期的交往(交易,合作等)。
29、(2)立:站得住的意思。
30、《大学》中的慎独《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
31、【注解】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3、“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4、“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32、虽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虽发奋忘食,但早已看淡荣辱,悟到时势使然之妙。
33、《大学》第二次出现慎独一词:
34、“乐道人善,乐多贤友,益矣。”
35、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8、——喜欢称道他人的良善,喜欢多结交贤朋良友;这是有益的。“乐道人之善”,既喜欢真诚夸奖表彰他人的善行嘉言,又能够“尽己之直”,帮助和引导他人向善。“乐多贤友”,就是要多多结交亲近“友直,友谅,友多闻”,特别是那能够直言规正的真朋友。
39、【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0、(1)有:同“又”。
41、【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42、孔子的中庸思想对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庸亦被称为中行、中道,它源自于上古的尚中思想,经孔子成为儒家思想重要思想概念,至《中庸》已经形成一套精细完备的思想体系。中庸思想要求人们以礼和义为原则,在待人处事等方面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
43、【译文】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4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5、“以直抱怨,以德抱德。”
46、【道理】做人要发自内心的诚实,不能有半点虚伪,因为'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编辑本段]《中庸》中的慎独
47、——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
48、【注解】1、“人之视己”,这里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每个人。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见其肺肝然”。2、这里讲的是慎独与真诚。
49、——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敌人不要自私,对待恩人要感恩图报。对那些你怨恼的东西,喜爱憎恨、接纳拒绝,应该要有原则,要直来直去不偏差,来做到“至公允而无私怨”,是子所说的“直”。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生活中最好不要以怨抱怨。对那些你感恩的事,就一定要给对方好处来回报他,不能忘记。
5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1、【译文】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52、孔子晚年三句话:
53、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5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5、内心强大,
56、(1)时也,命也。
57、当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传世名言,熟不知,此时的他正面临着人生中最低谷的一段岁月——降职被贬河南邓州,然而从这寥寥八字却丝毫看不出他的困顿之情,反倒是能读出范公那无懈可击的强大内心。
58、人面对困境之所以会有畏惧之心,主要在于仍旧有所奢求同时害怕失去,而孔子为众人开出的治心良方就在于学会“尽人事听天命”。
5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63、(3)尽人事,听天命。
64、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生活其实很简单,不要让它复杂化。快乐开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小窝温暖就好;一顿便饭可口就好;一个爱人知心就好。
65、时也命也,善始慎终,尽人事,听天命。《中庸》–孔子
66、中国历代志士,但凡可称得上内心豁达、胸襟广大的无一例外都拥有着一份超脱潇洒的淡然心境。从春秋战国的庄子、百里奚到魏晋的陶潜再到唐宋的苏轼、白居易乃至近代的胡适与周作人,他们的人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乌云密布的黄昏,然而正是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为他们点亮了人生中最后的烛光。
67、人活于世,不能祈求事事顺心,路路皆平,而当你步于荆棘之中恰逢心力交瘁之时,如能不忘孔子所说的这番话:“真正的内心强大,不是困斗之勇而是适于时势临大难且不惧的圣人之勇。”那么,孔夫子那煞费苦心制得的一针强心剂早已注入了你的胸怀。
68、孔子是善于创造、建立、维系人际关系的大师。他为人处事的十大原则,至今仍值得借鉴。
6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70、元人金仁杰在散曲《追韩信》第二折中写道:“时运未来君休笑,太公也作钓鱼人。”其中望江垂钓以待时运的正是后来的齐国开国之君姜太公。
71、人太精明、太过计较得失、太完美可苛了,朋友就少,落个众叛亲离。做人要糊涂一点,难得糊涂,不要斤斤计较。待人少苛求、多宽容。
72、只可惜,时来运转并非一蹴而就,绝大多数人往往在漫长的等待中丢失了内心的韧劲,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论语·子罕》中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言在于告诫世人:往往正是最艰难的岁月,耐心熬过后便可知孰是强者。
73、尽人事听天命
74、传统解释这一解释是社会上广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较容易为世人接受的解释。
75、内心强大的根源在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当然也离不开卧薪尝胆般以待时运的耐性。
76、——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自己首先要了解别人。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换位思考。
77、尽,尽心诚意;人事,人在一生中所碰到的各种事情,包括“事君”、“待人”、“接物”等。尽人事,就是说要尽心诚意地对待一个人一生中所碰到的每一件事情。知天命,意指天命可畏,非敬不可,不可逆天行事。2·4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78、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是一个心存远方的人,他之所以能够耐得住一时的沉寂,主要是他深信某个恰到好处的时机总会给予他一个璀璨的前景。
79、——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80、——正直的人应该努力去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8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就像乌云遮不住太阳,洪水冲不垮山岗。困难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做一丝努力就在困难面前认输。成功的人,不是没有经历过困难的人,而是在困难面前撑住并熬过来的人。只要相信自己,没有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82、在于遵天命后待时运
83、“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
84、出自先秦时期记录孔子语录的《论语·子路》。孔老夫子为了教育他的弟子做人做事必须言出必行。
85、孔子曾与弟子谈及这世间的制胜之勇,他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为圣人之勇也。”
8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7、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战无不胜取决于他的内心,而内心的强大则源于他在深知天命的奥义后,能养成愿待时运的耐性,并最终去修得心静如水的淡然。
88、道德经是老子的。
89、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与其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落实在行动中。品德的体现全在细节中,有德行的人总是嘴上说的少,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9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91、《论语·尧日》一章有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天命——无论是主张出世的道家亦或是强调入世的儒家,都不约而同的将其奉为至高绝学。孔子常言“五十而知天命”意为年及半百,尝遍世间苦楚悲欢后,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劝诫众人知天命而行事,不可冒险强求。
9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做人要厚道踏实,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一个人有权有钱没有内在也不过是个“暴发户”。不要为了追求浮华,忘记自己的本心,丢掉自己的良心。钱财等身外之物,今天得到了明天有可能失去,只有装进内心的知识、品德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93、淡然的心境,是儒家倡导的忘我,是道家常谈的逍遥,是佛家经传中的物空,也是深刻的自我修炼,更是能助你战胜一切的至上思想境界。
94、(2)慎始,善终。
95、【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96、在于尽人事后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