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谚语及意思
1、秋天沤青粪,麦子打满囤。
2、地没赖地,戏没赖戏;地在人种,戏在人唱。
3、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4、冬闲多积肥,来年粮成堆。
5、麦锄三遍没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6、关于农业的谚语俗语如下:
7、“苏湖熟,天下足”的出现,自有其背景:
8、肥料来路广,办法在你想。
9、麦锄三遍面满斗。
10、圈里无猪,地里无谷。
11、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12、扩展资料
13、三月田中水,贵如篓里油;田埂要扎紧,不让一滴流。开渠打坝,旱涝不怕。
14、锄头有粪,越锄越嫩。
15、顶风扬场,顺风簸簸箕。
16、人治水,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
17、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表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南方农业的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北方。
18、泥干百日为粪,粪干百日成泥。要得田头有,粪筐不离手。
19、要想庄稼长,粪筐不离膀。
20、农业谚语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业经验。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总结出来的。社会谚语一般指在待人、待人、治国等方面应该注意的事情。学习谚语多为学习经验的总结,鼓励人们努力学习。
21、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22、麦怕清明连夜雨。
23、早垫圈,晚起粪,地里粮食打满囤。
24、圈里养了羊,多出三月粮。
25、奶多孩儿胖,人多力量强;春积千担肥,秋收万斤粮。扫帚响,粪堆长;粪堆长,庄稼旺。
26、只要勤动手,肥料处处有。
27、常垫牛栏掏鸡窝,腿勤手快积肥多粪坑加个盖,肥效全都在。
28、谷子上场,核桃满瓤,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29、冬季积堆草,来年就是宝。
30、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31、若要收成好,积肥莫辞劳。
32、一穗两穗(麦),一月上囤。拓展资料: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33、好肥还数猪踩泥。
34、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35、锄头有水,杈头有火。
36、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立春晴,雨水均
37、清明前后,麦掩老鸹。
38、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
39、枣树当年能换钱。
40、牛马年,好种田
41、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42、春天肥堆如山大,秋后粮堆大如山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
43、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44、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45、在宋朝时期,中国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等平原和湖泊沼泽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每年都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他地区。苏州和湖州为其中之一,繁华富庶。所以,逐渐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46、割草沤肥,种豆肥田。、
47、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48、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49、枣芽发,种棉花。
50、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51、北宋农业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52、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不割,霜打风磨。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53、霜打片、雹打线。
54、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55、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
56、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57、有关的农业谚语有以下:
58、谚语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简单而简洁的短语。其中大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实际经验,一般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它大多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短句或押韵的口语形式。
59、春分麦动根,一刻值千金。
60、扫帚响,粪堆长。
61、勤起勤垫,三天一圈。
62、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
63、“苏湖熟,天下足”这句俗语出现于宋朝,在民间非常流行。意思是,只要苏州、湖州粮食丰收,全国都不愁吃穿。
64、多养六畜多积肥,畜旺地壮粮成堆。
65、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66、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