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学生的励志故事
大学生,正值青春,励志是非常重要的。有哪些励志的故事能教育大学生们呢?下面小编已经为你们整理了大学生教育学生的励志故事,一起来学习吧。
大学生教育学生的励志故事篇一
我是1998年考上大学的,学校还可以,211高校。家乡位于革命老区,山区,父母目不识丁,家庭从小到大极度贫困。记得大概小学四年级学《为人民服务》那一课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办完丧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家里的欠条,原来给爷爷办理丧事家里也借了债。爷爷有子女7人,分摊后家里还是借了钱,一下子我好象变的成熟了。先前一直在全乡考第一名,而好象从那次事情后,尽管我更加努力的学习,但是成绩却反而下降了。另外,我有一个弟弟,比我小七岁。
我上学一直很顺利,初一的时候家里花了300元赞助费,托人把我送到了县第一中学,从此我离开了老家,开始学习生涯。家里没有能力让我寄宿学校,就和在县城做刻字生意的外祖父好说歹说,让我挤住在他们的出租房里。房间是县城里破烂的草房那种,我住的那个房间黑乎乎的,异常潮湿,那个时候刚从农村出来,却也没感觉到艰苦。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还是不错的,初三冬天考试,我是全班第二名。转眼到了快升学考试的时候,我遇到了人生第一次比较难过的时期。
外祖父是个私塾出来的人,虽然学问比较大,字也写的书法家一般水平,但是却十分的重男轻女,认为外甥对他没有一点用处,因此经常的不高兴。再加上文革使他脾气变的十分古怪,很小的我在他身边听尽了数落与教训。初三的时候,外祖父的出租房搬家了一次,这回住的更小了,我的床和外祖父外祖母的床挤在一个房间里。不足10平米的房间里除了两张床、柜子还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外祖父与外祖母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每天他们要看电视到没有台,也就是12点左右的样子。我晚自习下课以后开始睡觉,但是总能记得没台雪花唰唰的声音。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以后,我开始精神涣散,每到晚上仔细的时候瞌睡的不行,脑袋也木木的。有一次照镜子,发现自己白了很多头发。这里还忘记讲了其他一些事情,就是早起读书的事情,发生在外祖父搬家之前。那房子在一条马路旁边,马路边上有家百货公司,晚上百货公司会亮起一盏灯,悬挂在高高的三层楼那么高。为了补习功课,我每天早上3点多钟起床,因为没有照明条件,我带着一个廉价买来的放大镜,到路边台阶上坐下,用放大镜聚光看课本,记得看的最多的是地理,用放大镜看地图查地名。有一次,从电影夜市出来一对谈恋爱的男女,偶然间抬头看到了我,吓的马上停住了脚步。想一想,头发一下白了很多也许和这先前的夜读有关系。
临近升学考试的时候,我报名了小中专考试。当时家里的想法是早日让我考出去早就业。当时是1995年,县城里的孩子已经几乎没有人报考小中专了,都报考高中。于是,我们班上仅有的两个报考中专的学生没有辅导老师,因为报考中专和高中的考试科目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和那个学生每天晚上就从教室里跑出来,拿着课本找个学校的路灯下看书。说是看书,多数时间还是在聊天玩,还记得他让我替他考试,他给我报酬1000元,当时对我是个天文数字。
小中专考试最后我意外落榜。对于其他人是意外,因为我成绩一直很好,对于我其实也许早早就预感到了。当时450分正式线,420分委托培养,我考了376分。没有办法,还得托人上高中。一中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副校长,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说,这孩子看着小,好好读三年,一定能上大学。又于是,家里多拿了300元赞助费,我读了高中。
我开始了主校生活。高一开始没多久,外祖父因病去世了。他临去世的前一个周末,我去看了他。他瘦的皮包着骨头,高高的颧骨露显出来,他第一次特别语重心长的告诉我怎么来调节用脑的按揉穴位方法。外祖父自学了针灸、本草纲目等书,在中医及针灸方面我一直是很佩服的。他教的我这个方法以后伴随我走过整个高中的考场,每每当我的大脑拒绝工作的时候我就放下手重笔,郑重其事的按揉一会,然后开始答题,这个习惯保持到我的高考考场。几天后,外祖父离开了人世。那天晚上我回到了家,才知道这个消息,随即我连夜赶往外祖父住的村子。在进门前,我磕了头三个头,头重重的磕在门前石上,每一下都嘣嘣的响,额头上随即出了一个鼓包。虽然外祖父对我算不上好,我却丝毫没有怨恨他的感觉,我只感觉到我对这个老人的感情太深了,眼前挥之不去的就是在外祖母去江苏大舅家的时候,我和他睡觉在一起,夜里他给我揉肚子,说我的脾胃也不好的情景……那时一直感觉在外祖父身上有太多时代的不幸,让外祖父的才华难以施展。
大学生教育学生的励志故事篇二
大学生创业99.9%会失败
2003年,他因“北大才子卖猪肉”一事备受关注,即使10年后在母校北大演讲时,也以自己给母校抹了黑、丢了脸开端。如今他已是“壹号土猪”的品牌顾问,兼任“屠夫学校”校长,档口遍及全国同时,培养出了6000多名卖肉人才。然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陕西一档案馆的地方志编纂人员,算是“国家干部”,每年有二三十万字的写作任务。
“我骨子里是个文人。”陆步轩觉得放弃了地方志和文化,自己就成了纯粹的商人,他不愿意。
曾在“北大”枷锁里困了十多年
年你回北大演讲时,曾说自己给母校抹了黑,丢了脸,现在还这样觉得吗?
陆步轩:(笑)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当时这么说,应该是想说出一部分人的心声,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
北大是全国最顶尖的高校,是培养什么家什么家的,既然读了北大也应该是要做个什么家。而我卖猪肉,就算到现在充其量是个工匠。
但我现在想,如果能把卖猪肉做到极致,也就不算给母校丢人了,毕竟中国的食品领域也有一些问题,我做这个事情要战战兢兢,从源头来做。
你觉得北大的学习生活经历,对你来说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陆步轩:有时我觉得在北大的生活是把枷锁,我已经有十多年时间在这把枷锁里出不来,为名所累。
北大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但我毕业后没什么出息觉得很失落,又放不下身段去干点别的,最后卖猪肉也是为了生活,人不能没有生存的条件,我算是被生活逼上梁山。
开始卖猪肉时特别怕见到熟人,所以就去了一个不太熟悉、熟人少的地方冒充文盲。当时我的猪肉摊旁边有个小商店,我经常去里面买酒买烟,从来不买书报,就是希望老板印象中的我没什么文化。
有人说“北大才子卖猪肉”也是借着北大名声营销。
陆步轩:(笑)有一点这个意思,因为反差比较大嘛,就会有新闻效应,能节省不少广告费。
现在卖土猪定位中高端人群
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生到“屠夫学校”名誉校长,你是怎么成为专家的?
陆步轩:我是个书呆子,做事比较较真,1999年卖猪肉时就开始琢磨,颜色红了淡了,在里面摸索规律,猪这辈子就算得过感冒,也会在猪肉上留下痕迹。
我给“屠夫学校”上课的讲义有十七八万字,就是根据这些经验写出来的,有的还去找杀猪的养猪的咨询。现在虽然出了一个教读者选购放心肉的小册子,但还是有些问题说不清楚。
除了“屠夫学校”校长,你还是“壹号土猪”的顾问,陈生算是你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吗?
陆步轩:我和他(陈生)2008年认识,其实最初我不认可他卖的土猪,也就是黑猪,觉得同样是猪肉,土猪生长周期比白猪长一倍,毛色黑还很难弄干净,再加上土猪油比较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不一定喜欢吃。
但不同地方吃猪肉的方式不一样,广东人就喜欢白水煮猪肉,陈生拿了两种猪肉来分别煮了下,我们尝了觉得味道确实不一样。
当时我还是觉得,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嘛,经济相对发达,我当时在陕西相对闭塞落后,觉得虽然在广东有市场,把土猪拿到陕西根本没人买。
这个观念是怎么改变的呢?
陆步轩:其实出名之后钱赚得越来越多,眼界也开阔了,意识到生活水平提高后,大家会不满足于温饱,而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尤其是后来土猪和土鸡的观念深入人心,觉得搞“土”的东西是返璞归真。
现在就意识到,无论工业产品还是农业产品,效益和品质是成反比的,效益高了品质就下降了。我们现在的土猪就是定位于中高端人群,以后土猪可以占猪肉市场的半壁江山,也许最后能吃掉白猪的半壁江山。因为追求品质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会逐渐扩大。
创业太难 毕业生不如先入传统行业
现在有更多人觉得,你是开了一条创业的先河,你觉得呢?
陆步轩:我毕业后从事过很多工作,最后无奈才开始卖猪肉。现在都提倡大学生创业,我觉得还是要谨慎,因为按照目前的行业分布,大学生能参与的更多是高风险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但毕业生有什么经验和实践能力?我自己觉得创业不容易,太难了,在校大学生如果有个产品比较好的发明创造,搞个创业没什么问题,否则我觉得99.9%都会失败。
所以你对大学生就业或者创业有什么建议?
陆步轩:现在大家都看着互联网来钱多,万众过独木桥,但是紧靠热情完全不行。而且现在的大学生、90后没有过过苦日子,本身吃苦精神就一般,我不赞成他们创业。
如果大家实在就不了业,没什么技术,不如去传统行业,比如卖肉之类的,先给别人打工积累经验。
我认为,与其鼓励大家创业不如给小企业一些优惠政策,小老板们在市场打拼时间长了,他们有经验了反而更容易成功。
主业是在档案馆修地方志
有人说你现在身家已经上百亿,是真的吗?
陆步轩:我现在还在陕西一档案馆工作,参照事业单位管理,不能参加企业管理。所以现在其实是生计没有问题,步入了小康。当“壹号土猪”顾问是觉得这件事有意义,屠夫学校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培养了65期学生,每期100来个人,“壹号土猪”档口上的4000人都是经过培训的。
所以主业还是在档案馆修地方志?
陆步轩:对,从骨子里面讲我觉得自己是个文人,不搞地方志和文化了就成了纯粹的商人,我现在在单位每年还有二三十万字的写书任务。这种坚守也是北大留下的烙印。我还打算等公司上市了,聘请专业经理人发展二线城市,就能安安静静写故事了。
现在生活是不是很忙?
陆步轩:挺忙的,出来巡查参展还要跟单位请假,不过我提前都会加班把工作补上。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
我生活比较有规律,早上6点20分起床,晚上11点半睡觉,该干什么干什么,从不赖床不晚睡,有事会规划,上班就是写东西,心情好了有灵感了多写点,烦躁时就少写点。你写文章的风格是什么样子?新书《北大“屠夫”》跟以前的着作有什么区别?
陆步轩:增加了最后三篇内容。我写文章比较信手拈来,力求把话说得有意思,幽默一些,有点开涮的意思。也不会刻意去描写,觉得写东西重要的是语言要好。
给自己这本书打多少分?
陆步轩:我觉得至少85分吧。
大学生教育学生的励志故事篇三
当一个贫穷的人走进大学
那一年,我以全县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学。
如果你来自一个偏僻而贫穷的小村,突然来到这么华丽的地方。突然见到这么巍峨的大厦,甚至见识到那么惊人的物价,没有人会仍然镇静如常。
我和父亲走下火车的时候,看着火车站那么多的人,立刻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本来在家就已经打算了很多遍的想法和勇敢的行动都在这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跟着父亲在火车站广场转悠了好久,也没找到学校承诺接待的校车和接待点,我俩像突然被扔进了太空一样,失去了重心。这里没有认识的人,也没有我熟悉的标志,所以只好跟在父亲身后,想让他的身影挡住我的窘态和恐慌。但是父亲和我一样,也从来没来过这个地方。于是我硬着头皮向一个指挥着停车的交警走过去,嗫喏着想问一下36路车站在哪,但是我还没开口,他就转到一边和别人说话去了。我又走向一个卖报的大娘。在我的概念中,大娘应该是比较随和的。当我向她问起的时候,她有点茫然地看了我一下,随即便理解了我的意思,嘟囔着说了一句我听不大懂的话,就转身去向别人兜售报纸去了。我尽管没听懂她说什么,但是也不好意思再问了。而且由于慌张我也没有想起来应该购买她一份报纸。那样的话说不定她就会耐心地告诉我了。第三次我鼓励了自己好久。找了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很热心,主动带着我们到了36路车站。
终于进了学校,我擦了擦路上积聚在脸上的汗水。大路两边到处都是自行车。比镇上庙会的时候存车处摆的自行车都多得多。外边很热,这里却很凉爽。又高又大的梧桐树遮严了整个路面,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这里将是我学习的地方,我不禁高兴起来,忘记了刚才经历的尴尬和不快。
胆怯地来到年级办公室,里边好多人,充满了欢快的笑声。我一出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我身上,我有点不自在,我担心我身上什么地方沾上了很多的灰尘,才引起他们这么的注意。父亲在我身后。因为他也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里边一直持续的笑声和一束束的眼光已经在心理上压得我透不出气了,手上满是汗水。我往里边走了一步。我是父亲的儿子,在父亲眼中应该是很有出息的儿子,也是他的希望,所以我鼓起勇气对着里边的人说我是新生。来报到。他们竟然一脸的问号。直到办公桌后边一直坐着的那个很漂亮的女孩笑着对我说:“麻烦你讲普通话。”才让我醒悟过来,我讲了将近二十年的家乡话在这里是不适合的,也许是他们看到我的窘态,都随和地笑了起来。他们也大概明白了我是来报到的新生,拿出了登记表给我填。后来我们就被领到了宿舍,里边空空荡荡的,还没有人来过。
因为还不知道这里有招待所。晚上我和父亲就住在宿舍里。住宿用品到第二天报名后才能去领,宿舍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一个师兄到他们宿舍给我们拿来一张席子、一床被子、一条床单,晚上父亲坚持要睡在那张大桌子上边,让我睡在惟一的一张席子上。整个晚上我都没有睡意。睁着眼睛看着窗外斑斑驳驳的树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父亲第二天上午就去买车票了,说买到车票就直接回去。家里有太多的事情。
父亲走了,而我就这样一直坐着。坐了一上午,又坐了一下午,中午也没吃饭,看着太阳升起在东边,又坠落在西边,也和我家乡的太阳一样明亮。
故乡是无法诠释的词目
我的高中生活是在一个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小县城里度过的,这里缺乏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应该接触到的基本资源。那时候疯狂的只有梦想,就像60年代家乡父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一样疯狂。
我的梦想都印刷在各个大学的宣传画册上,我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不断脱发的脑袋上。也许进了大学我就成功了一半,尽管那时我还不能明确说出什么是成功或者即使是成功最简单的一些标志,但我一直期待着鲤鱼跳过龙门的喜悦,在家乡人的眼中,那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传说而并不是一个目标。
那时候的一切生活都围绕着大学这个话题在转,为了这个所谓的理想,我12岁就开始离家住校,在各种大大小小、美丽或残破的校园里度过了我一半多的童年和青春。
高中所在的小县城里资源的贫瘠像北方的麦地,信息的传递不断在途中逗留,所以我那时候还在疯狂地喜欢着郑智化和杰克逊,以至于在不久之后大学里一个讨论会上,一个女生问我喜欢哪个歌手的时候,我自豪的声音立即引来了一片喧哗,这时候郑钩都要过时了,唐朝的大厦也已经开始倒塌。
尽管家乡很穷,天气很干燥,麦地也很贫瘠,但它的天很高、很蓝,秋天躺在路边看银河的感觉很舒服。它养活了一代代的家乡父老,也养育了我。俗话说,儿不嫌娘丑,狗不嫌窝穷。每个人都无法回避自己的家乡,家乡有我的亲人。还有我18年的记忆。所以一放假我还是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这个漂亮的城市,坐在列车上想着家乡忽悠忽悠的云和大地,还有母亲慈祥的笑、村小学里用炮弹壳敲出的清脆铃声。
奋斗就是美丽
一直很喜欢简·爱的那句话:“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平等的!”毕竟这只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话,在现实中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不能靠精神来活着。
但在现代的都市里。贫穷是一个标签,就标在你的脸上。
国庆假日我一直呆在宿舍里,把金庸的小说从头到尾重新看了一遍。人总有一种寻求躲避的本能,当一个人在现实中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到一个虚幻的角落通过心理上的成功和幻想来安慰自己。大学里绚丽的色彩令我感到一种危机感,一种来自灵魂深处不可铲除的情绪。我贫穷,很多东西都不属于我,这里的4年可能对我来说长过我过去的18年。
宿舍有个人来自上海,整天挂着一张不可一世的肥大的脸,他对着我们吹嘘上海的霓虹灯和酒吧,用嘲笑的话重复着另外一个同学的尴尬,因为那个同学来自西北一个贫困的地方,而他的父亲给他汇钱的时候把地址写成了:南京xx大学xx收。我听了无语,不知道是想哭还是想笑,这是真实的事情。没有知识甚或是常识在人们心里的认同就是愚昧,而愚昧是一种侮辱性的表述。
我开始企图追求精神上的富有,来掩盖现实中的失落,疯狂地看很多书,疯狂地参加各种我认为有意义的活动,也疯狂地强迫自己鄙视那些拿金钱来构筑自己理想的人。我的心态已经在重压之下严重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我力图在平时表现得很快乐。可以为了尊严而把微笑一直挂在脸上,一直到肌肉僵硬,一直到连自己都无法认识自己。
可一旦到吃饭的时候,我又开始不安。四食堂总是那么多的人,而我的饭盆总是那么的浅,八毛钱一份的菜在饭盆里耀眼得令人眩目,打饭师傅的眼神也令我抬不起我尊贵的头。
我一直认为,当一个人为了生存而放弃尊严的时候,自己是无须颓废与自弃的,别人亦无责备与嘲笑的权利,一切均会付诸水流风尘而了无痕迹。但在万分之一的可能中,你走上了荣誉的顶端,当初放弃尊严的行为终将成为你最耀眼和铭记人心的荣耀。所以我还艰难地活着,为了荣耀,为了成功,为了梦想。
也许在别人眼中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甚或自欺欺人,但是在我写下这样的话的时候。我明白这就是我一贯认为正确的真理,我也相信可以经得住任何实践的检验。
我在等待中守望着。也在等待中追逐着,守望着我的理想。追逐着我的未来。
看了“大学生教育学生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