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由来和风俗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分的由来和风俗,欢迎学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分的由来和风俗
1、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
2、风俗:秋分吃秋菜、粘雀子嘴、放风筝、送秋牛、秋分祭月。
3、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4、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和立秋的区别
1、时间不同;立秋: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会公转到黄经135°的位置。秋分:每年公历9月22-24日之间,太阳位置在黄经180°。
2、意思不同;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秋就标志着初秋正式开始。秋分:秋分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到了秋分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深秋了。
3、气候不同;立秋:立秋的时候正是三伏天,此时温度较高,酷暑难耐,温度和夏天差不多,立秋之后还有一个“秋老虎”,此时天气还十分炎热。秋分:秋分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有句俗语叫“一场秋雨一场寒”说的就是秋分节气。
4、位置不同;立秋:立秋是我国传统的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到了立秋节气,梧桐树叶子会开始变黄、凋谢,所以有句俗语叫“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
秋分的农谚有哪些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晚秋作物继续管,随熟随收不能迟。
棉花进入中喷花,四至六天一次拾,
中喷棉花质量好,单存留种正适时。
菠菜小葱要种上,白菜浇水把肥施,
冬暖大棚膜罩好,种植黄瓜西红柿。
青贮秸秆继续搞,牲畜配种机莫失。
养鱼饵料不能减,莲藕采收推上市。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
麦出七,豆(春)出五,高粱十天才出土。
豆三(夏)麦六菜(秋菜)一宿。
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
秋分的由来和风俗
秋分的来历:“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叫秋分。
秋分习俗:
1、“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后来逐渐发展成秋分习俗。
2、“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3、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
4、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
秋分的起源文化及节日风俗
秋分节气的“分”代表昼夜平分的意思,这个节气与春分一样,秋分之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同时,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也有提到,秋分这天正好是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做秋分。
秋分节气有着吃秋菜的习俗,秋菜就是野苋菜,将其与鱼片一起制成秋汤食用;秋分这天美甲都会吃汤圆,将汤圆用细竹叉扦着放在田坎上,叫做粘雀子嘴,以免雀子破坏庄稼;秋分客家孩子喜欢放风筝;秋分还有送秋牛、祭月的习俗。
秋分节气的气象变化
秋分节气到来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叶开始变长,并且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秋分后北半球的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