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精选好句25句
1、吃着自己包的可爱的粽子,幸福极了.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
2、初四下午,我就跟着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住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3、端午节到了,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
4、最后在暖暖的被窝中回味着一天的美好,渐渐步入了甜蜜的梦乡。
5、时间慢慢长久了,传统文化也慢慢流传下来
6、从此,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7、回到家后,不出所料,粽子果然已经蒸熟了。打开锅盖,那浓浓的香气迎面扑来,拿出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翻来颠去一阵后,剥开那几片还在散发着香气的箬叶后,里面躺着的粽子就像小宝宝一样新鲜细嫩,招人喜爱。轻轻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叶香、糯米香还有肉香的浓浓香气在口中鼻中萦绕不绝,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让人吃后回味无穷。
8、传说楚国的皇上是一个昏君,只顾吃喝玩乐,屈原却说无效就投江自尽了,他投江时候还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因为这样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来了。
9、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10、最后一道工序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11、到了下午,我们兄弟两个会提上一只鸭子上外婆家,去看望一下她,陪她唠唠嗑,还会和表哥们聊聊天,上山玩玩。。。。。。
12、即然还没有到端午节,又要写端午作文。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了解端午节的何时发生的,端午节举办什么活动庆祝,端午节南北两方都吃什么主食,来纪念曲源,了解了端午节的如何产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人物,庆祝活动,所以说就好写了。这些都弄明白了就理出头绪,构思好了就可以下笔写了。
13、你就把端午节那天快乐写出来.你和小伙伴玩了什么
14、夜幕降临时,我们一家人就会围坐在饭桌前分享一只自家养大的鸭子,那道醋血鸭可是我最爱吃的菜,那是放有许多香料炒出来的,可香了。它味重而不咸,肉嫩而鲜,味道好极了。
15、经过长久的期盼,端午节黎明的曙光终于出现了,响亮的鞭炮声把我从梦幻中唤醒,睁开眼,想到今天是端午节了,心里不禁兴奋起来。吃过早饭后,母亲和奶奶就会为包灰水粽子的事忙碌起来,而我和弟则会收拾打扮好,向大寺进发,去看热闹的舞龙狮。在母亲的叮嘱下出了门,一路上大伙会兴奋地互相询问:“端午节到了,吃鸭肉和粽子了吗?”当我们被问到时,我们会高兴地答道,“还没呢!中午就有粽子吃了,晚上再吃鸭肉!”一些也去大寺的人会大呼,“看舞龙狮去喽!你们去不去呀?”我们也会大声而愉快地说:“去呀,一起去吧!”然后我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大寺,大寺那叫一个热闹,真的快到摩肩接踵的地步了,特别是大寺街上,那更是人山人海。我和弟弟牵着手在人堆里钻,只为寻找一个空隙去目睹一下几条龙狮在数十条壮汉的奋力舞动下那壮观的场面。快到中午我们也就意犹未尽地谈论着踏上归家的旅程。
16、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17、屈原投江以后两岸的老百姓划龙舟去救屈原,人们把江都找遍了,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在这个紧张危险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来,他说我们就不了屈原不要紧张,我们可以丢鱼和虾爱吃的东西比如:粽子、雄黄酒、蛋等东西去江里......
18、想到这,对比着今天,心里顿时倍感凄楚,眼角不觉湿润了起来。
19、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20、我家乡的端午节
21、先构思想想快要到了的快乐,再打草稿
22、今天又是端午节了,这个我小时候会热切期盼的节日,快乐度过的端午节日,终于又到了。。。。。。去年的端午节不是双休日,所以过得还简单,今年是端午节放假的第一年,因此我想这个端午节一定要过得有意义。。。。。。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度过端午节的情景。
23、中国的传统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过年的倒福、中秋节、还有端午节,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端午节。
24、饭后一家人唠唠家常,其乐融融啊!
25、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