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收获及心得
好的心得可以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实现个人目标。那要怎么写论文收获及心得呢?这里提供一些论文收获及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论文收获及心得篇1
1、关于委员会成员,我们当时是5个人,主席坐中间,是来自西南财大的教授,旁边各两位,我开始压根就不知道谁是主席,他们五人一字排开,牌子上可没写谁是主席哈,后来才发现,五人中主席总是最后一个提问,而且问题经常不止一个,而且更要注意的是,主席是提前就看了电子版论文的(所有参与答辩学生的电子版论文都在主席的电脑里存着呢),我坐在主席后面一排,看到每篇论文他所要提的问题都早已经敲入电脑,而且提的问题相对而言最有难度!总之,主席扮演的角色最重要,不可大意,各位进场后要尽快搞清楚谁是主席哦。
2、关于论文介绍,PPT是肯定要做的,至于怎么做,那就各显神通吧,但原则是易少不宜多,因为陈述时间有限制,我们当时就严格按要求控制在10分钟,我第一个上去陈述,加之之前不知道有时间控制,所以PPT制作时控制在15分钟左右的内容,结果悲剧了,当我才陈述到3/4内容时,答辩秘书举着坨大一个牌子在我眼前晃,提醒我还有2分钟,10钟到了的时候又举个牌说时间到,我都还没汇报完呢,没办法,只好直接把PP翻到最后一页(因为最后一页有谢谢字样,哈哈),陈述时切忌照着PPT念,教授们比较忌讳,有几个照念的都被教授打断了。
3、关于提问,我陈述完,坐到教授们的对面,拿好笔和纸(所以各位陈述的时候就记得把笔和纸带上),开始聆听教授们对我论文提意见,一般每个教授先对论文作一个简单评价,然后提一个问题,主席是最后提的,而且基本上每篇论文他都提了两个问题。就所提问题的范围来讲,很难总结出什么规律,关键的关键是各位到时一定要带上3G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以便百度老师所提问题,这是允许的。最好带手机,我当天带电脑过去就被告知答辩所在教室没有无线网络,电脑成了摆设。
4、教授所提问题不是让你立马作答的,会给你比较充分的准备时间,比如我当时,我第一个陈述完毕,然后接受提问,记下问题后,第二个学生上台陈述,接受提问,然后第三个,然后第四个,等第四个学生接受完提问后才轮到我去回答问题,等于中间有三个学生陈述时间及提问时间的间隔。准备时间应该是比较充分的。
5、关于回答问题:当时也有时间控制,我一坐上去,就有教授提醒我说回答问题控制在5分钟之内,这个程序里可没要求哈,所以这只是个大致要求,超过时间答辩秘书不会举牌的,总体原则是回答问题宜简洁、明了,挑重点,别太罗嗦,因为教授一天得完成那么多人的答辩呢,没那么多时间花在我们一个学生身上哈。
程序上所提的第5点至第8点,其实就没太多注意的啦,就是第7点提醒下,关于表决,由于我们当时一组人员26位,分了两天答辩,但表决是要在所有学生都答辩完后才进行的。这个环节记得要参加。
哦,不早了,已经过夜里12点,简单写这么点,祝各位兄弟姐妹顺利通过答辩,顺利毕业!
论文收获及心得篇2
这组学院重点对待,答辩会上评的是一批老师,对他们论文审阅打分的又是另一批,简直就是天之骄子的对待。相比之下,其他同学的论文评改真的很随便。要说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吧,其实也差不多,就题目而言,其他同学和他们的大概差不多,但他们有个很突出的特点,他们的试验设计都是很不错,一看就明白,图表清晰,立题依据都是十分有说服力。但他们有些地方还是和其他的同学差不多,比如那些沉闷的.ppt,没有动感性,那些让人想睡觉的语调,特别男生,问题尤为严重。很多学生的导师都是我不曾听过之前答辩的,他们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大概名师打出来会有让人敬畏三分的感觉,但评委的老师个个都身经百战,你也只会是树大招风。
有些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我之前完全没有见识过的,比如说“你的甘薯是从超市买回来的,如何确定其确切品种?你如何保证不同品种的甘薯的老嫩程度相当?你怎么保证所有人的口味都是如此,说不定年轻人喜欢比较粉的甘薯,老年人喜欢比较韧的甘薯呢?……”这些东西若对于一般同学的论文答辩,是不会有的,因为其他人的论文里大概有些更明显的问题。而这是优秀论文,所以要“特别对待”。其实老师们提的问题都很正确,但要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又似乎是不可能,难道所有甘薯都必须去有关部门要种吗?!如果要猪肉的话,岂不是要到猪的专门养殖场,然后同时宰一些不同品种的?似乎真的要这样做太苛刻了。
其实我觉得跟吴老师的那个师兄的感官评定部分真的做得很不错,无可挑剔,但就我看来评审团对感官评定这东西不怎么完全信任,他们觉得那东西太主观了,不可以把那东西做为最有力的依据。去年的感官评定课让我知道了在中国这东西一点都不发达,很多国内实验的感官评定只停留在描述性的水平,没有分析,没有标准,我说好就好,到底好成怎样你就自己琢磨。经过今天之后我决定要继承这个被挫败的师兄的优点,继续把优秀的感官评定带给下一届的评审。虽然我自己的试验不可能涉及感官评定,但我希望使用我的方法的人能走得更远。主观的感官评定搭配科学客观的分析方法,再加上很有说服力的理化指标和“身世说明”,老师们还有什么可说呢?!
听了那么多的答辩以后,我突然觉得,一个优秀的毕业论文未必需要什么地方都绝对优秀,就如优秀的人物并非什么方面都完美。论文的闪光点很重要,如果那个闪光点已经把你的眼球完全吸引过去了,瑕疵难道就不能暂且放一边。的确,尖锐正确的问题是要提出的,但很多场答辩老师们都似乎没有给我们指出该论文的闪光点,论文的过人之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老师对论文的优点加以点评对上面的同学是个安慰,对下面的同学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像我这样的旁听人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好。如果老师单纯是点评不足,那么答辩给我们的感觉就只有恐怖,我们只会渴望那些钻人痛楚的“魔头”离我们越远越好。
毕业答辩是个好东西,对答辩的人是个好事,是个展示和发现自己不足的好机会,对我们这些旁听的也很不错,看着他们我似乎看到了一年后的自己。成王?败寇?一年后见分晓!!!
论文收获及心得篇3
今天下午,旁听了5位师兄的论文答辩。只有过了盲审才有资格来参加此次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一位主席,两位委员外加一个秘书组成。
总结出如下几点:
1、工程硕士的论文,关健是“摘要”要写好,摘要---就事说事,摘要---一定要有结论。
2、目录中一定要保留“致谢”
3、很多人的关健词中英文不对照,如“论文”一词翻译,有的是PAPER,有的是ARTICLE,甚至还有REPORT,正确的应为THESIS
4、第一章一定是INTRODUCTION,最后一章一定是CONCLUSION
5、英文翻译错误,时态一直在变,
6、治学态度不严谨;
7、整个逻辑结构不完整
8、公式变量用下标,用斜体。公式一定要用公式编辑器来写。
9、引用的数据不能太陈旧
10、引用的数据的时间段不可各不相同
11、打字不能有错误
12、文献的引用不规范,一定要用中括号上标,且在最后列出
13、数据来源要真实可靠
14、选题的立足点一定要十分清晰
15、归类不可不清
16、标点不可重复
总体感觉是5个有中有4在拼凑一些东西来做这个论文,另外一个人以实际做过的一个项目来做。低级错误不少,总体水平不高,最高75分,其它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全部都过了。EASY。但没有见什么高的水平。